中国古代文献_中国古代文献~集部_115653号馆文选__佛说优婆五戒相经笺要 |
|
佛说优婆五戒相经笺要(七)
补释 补释经义。分别三章。一引律释文。二立表辨相。三别录旁义。初引律者。凡经文脱略。译言未融。支举其要。引大律文以为补释。使昭然易喻。寻览无惑。二立表者。犯相境想开缘。经文笺要并有阙略。后学迟疑。莫知所拟。故缀集增补。列为图表。初心之侣。傥有微益。三别录者。或引前识。或率私臆。略补其遗。趣使易了。岂曰能尽。持犯之概。差见可耳。 第一章引律释文 第五叶第六行文云。无烟火坑杀他。核杀。作穽杀。大律作忧多杀。头多杀。作羂杀。 同第十三行。文云。若口说。大律作若心念。若口说。 第六叶第七行已下。大律委辨头多杀乃至拨杀。律文甚繁。今录其概。头多杀者。有二种。一者地。二者木。地头多者。若作坑埋人脚踝等。令象等蹴蹋。木头多者。穿木作孔。若桁人脚杻手枷颈。令象等蹴蹋。弶杀者。知是人从此道来。于中依树等施弶。羂杀者施羂。拨杀者施机拨。亦如是。 第九叶第一行。文云。乃至母胎中初得二根。身根命根加罗逻时。大律作乃至胎中初得二根者。谓身根命根迦罗罗时。 第十叶第四行。文云。自夺命。已下。准大律。应有不因死者中罪可悔句。 同第六行。文云。随药饮食。大律作随病饮食。 第十三叶第二行。文云。在屋上住。大律住作作。 第十四叶第三行。文云。用身分等。取他物。大律作若手若脚若头。若余身分。取他人物。 同第十三行。文云。是人随意取。大律作是人随语。即偷夺取。 第十五叶第三行已下。大律分别为地处。上处。虚空处。乘处。车处。船处。水处。田地僧坊处。身上处。关税处。共期处。无足处。二足处。四足处。多足处。此节属地处。大律云。如人有五宝。若似五宝。在地。 同第十行。此节并下文屋则梁栋椽桷四隅及奥句属上处。文多脱略。未易了解。大律云。上处者。若细陛绳床。粗陛绳床。蓐等。被等。树上处。屋上处。悉名为上处。细陛绳床处者。谓脚处足处乃至上头处。若以绳织。异绳名异处。若皮若衣覆。一色名一处。异色名异处。如是诸处。有五宝若似五宝。以偷夺心取。若选择时。罪悉如上说。粗陛绳床处者。若一板名一处。若皮若绳若衣覆。异绳名异处。余如上说。蓐者一种毛。一种名一处。表处里处。一色名一处。异色名异处。是诸处有五宝若似五宝等。广如上说。乃至屋上处者。谓门间处向处及梁椽处等。一桄名一处。是诸处有五宝若似五宝等。广如上说。 同第十八行。文云。居士为他担物等。属身上处。大律云。身上诸处。谓脚处乃至头处。以偷夺心取是衣囊。从此处移著彼处者。犯重。 第十六叶第二行。文云。车则轮轴衡轭句。属车处。大律云。车处者。犊车等数种。犊车处者。谓辐辋辕毂箱处栏楯处。是诸处有五宝若似五宝等。广如上说。 同。文云。船则两舷前后句。属船处。大律云。船处者。单槽船等数种。单槽船处者。两舷处两头处等。是诸处有五宝若似五宝等。广如上说。 同第八行。此节属水处。 同第十一行。文云。按著池水中者。大律作若沉着水底。与次段文同。而结罪异。阙疑。 同第十五行。此节属虚空处。 第十七叶第五行文云。若待鸟时。亦犯中可悔。注云。准上应小可悔。中字恐误。今检大律云。以偷夺心夺野鸟取。偷兰遮。若待鸟时。突吉罗。准是律义。此文中可悔。应是小可悔。 同第十七行。此节属田处。 同第二十行。此节属关税处。 第十八叶第一行已下二段。文多脱略。大律云。若估客语与过是物。与过者。是税物直五钱。犯不可悔。(因随教盗者。亦同犯故。)若估客到关逻。语与过是物。税直当与半。与过者。亦尔。若云税直尽与汝者。亦尔。又云。若估客到关。示异道令过。断官税物。是税物直五钱。犯不可悔。若估客未到关。示异道令过。断官税物。是税物直五钱。犯中可悔。 同第五行。此节属共期处。 同第七行。此节属无足处。文云。蛭虫于投罗虫等。大律作(虫*质)虫千头罗虫。 同第九行。此节属二足处。 同第十二行。文云。人两足离地。大律作过二踔。同。文云。二双步。丽藏本及一切经音义皆作二叟步。大律作二踔。 同第十四行。此节属四足处。并多足处。 第二十叶第十行。文云。不应生欲想欲觉。律论释云。欲想者。身口不动。但心想女人。欲觉者。心既瞢醉。身体((梦-夕)/登)瞢。 第二十七叶第十五行。文云。滴糟。丽藏本作酒糟。大律亦尔。 同第十六行。文云。似酒酒色。丽藏本似字下无酒字。大律亦尔。 第二章立表辨相 辨相中。初列犯相。次标境想。三明开缘。今初。 罪分上中下三品。杀盗淫妄四戒。皆具三品。饮酒一戒。唯有中下二品。故先后别列。 |
浏览:415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