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丰坊纪念馆
中国古代文献_中国古代文献~集部_116045号馆文选__童学书程

童学书程(一)

丰坊

  童学书程(一)
  明 丰坊
  
  ○论用笔
  
  学书者必先审于执笔。双钩悬腕,让左侧右,虚掌实指,意前笔后,此口诀也。用笔必以正锋为主,又不必太拘。隐锋以藏气脉,露锋以耀精神,乃千古之秘旨。
  
  ○论次第
  
  学书之序,必先楷法,楷法必先大字。自八岁入小学便学大字,以颜为法。十馀岁乃习中楷,以欧为法。中楷既熟,然后敛为小楷,以锺王为法。楷书既成,乃纵为行书。行书既成,乃纵为草书。学草书者,先习章草,知偏傍来历,然后变化为草圣。凡行书必先小而后大,欲其专法二王,不可遽放也。学篆者亦必由楷书,正锋既熟,则易为力。学八分者先学篆,篆既熟,方学八分,乃有古意。
  
  ○论名言
  
  古人论书者,孙过庭、姜尧章最得其要,今录其尤精者于左。
  
  ○孙过庭书谱
  
  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篆尚婉而通,隶欲精而密,草贵流而畅,章务检而便。然后凛之以风神,温之以妍润,鼓之以枯劲,和之以闲雅。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违而不犯,和而不同。留不常迟,遣不常疾。带燥方润,将浓遂枯。泯规矩于方圆,遁钩绳于曲直。
  
  ○姜尧章书谱
  
  笔正则锋藏,笔偃则锋出。一起一倒,一晦一明,而神奇出焉。常欲笔锋在画中,则左右皆无病矣。
  
  一字之体,率多有变,有起有应。如此起者,当如此应,各有义理。王右军羲之字当字得字深字慰字最多,多至数十字,无有同者,而未尝不同也,可谓不逾矩矣。
  
  ○论法帖
  
  学书,必多学古人法帖,一点一画皆记其来历,然后下笔无俗字。看帖贵博,尤不可不知所择。如淳化阁本,乃法帖之祖,其间尚有伪迹混杂,足误来学,况其他乎。淳化之后,如星凤楼、二王府、宝晋斋、雪溪堂、绛州、潭州等刻皆好,亦必得宋拓为佳。他若武陵、汝州、东书堂、宝贤堂等,俗恶可恶,当一切痛绝,不可滥及。
  
  ○论墨迹
  
  学古人书,若徒看刻本,终无所得。盖下笔轻重,用墨浅深,勒者皆不能形容于石,徒存梗概而已。故必见古人真迹为妙。晋、唐人书邈不可得,宋人变魏、晋之体,不可为法,唯元人差近之。虽所造有浅深,要之异于宋人矣。学王书者,唯赵子昂甚得其法,但太守规矩,且姿媚有馀而古拙不足,故有插花美女之评。学者能舍短取长,由是以造晋人之高古,未为不可。
  
  ○论临摹
  
  临者对临,摹者影写。临书能得其神,摹书得其点画位置。然初学者必先摹而后临。临而不摹,如舍规矩以为方圆;摹而不临,犹食糠秕而弃精凿,均之非善学也。
  
  ○学书次第之图
  
  此图所限年数,止为中人设耳。若天资高者,十年之功可了众体。盖书本童子之学,有非儒者明体适用之务,故先贤有丧志之戒,是又当知轻重。
  
  ○楷书 先大后小
  
  颜鲁公书大唐中兴颂永州。
  
  东方朔碑德州
  
  此二碑当用薄纸钩出,填作墨字,褙成影本。每日习五十字,四年之功,可得七万字,则他日作题匾大字有法。
  
  宋蔡君谟书万安桥记
  
  闽中有石刻,亦可参看。又元溥光、我朝詹孟举大字墨迹有可观,刻者不佳。
  
  欧阳询书九成宫铭
  
  虞恭公碑俱西安府。
  
  此二碑钩填如前法,日影百字,三年之功,可得十万字。熟此则八法具备,思过半矣。进而魏、晋,如堂构已成,丹雘何有。詹孟举中楷学欧者亦得其法,宜取墨迹观之。
  
  欧阳询书姚恭公墓志西安府。
  
  元宣昭学此碑,甚得其法。
  
  比丘道常书佛遗教经
  
  唐人书结字皆八方,少古意,故习遗教为渐进于古矣。
  
  王羲之临锺繇宣示表见淳化阁帖。
  
  宣示帖合锺、王之妙,得今古之宜,乃至极无上,通玄神化,天下法帖第一。学者当服膺终身而弗失也。亦须钩填,或日影十纸,或日影十五纸。
  
  锺繇书戎路表(见星凤楼帖。)
  
  力命表
  
  皆与宣示同习。宋克学锺书,伤于姿媚而乏古雅,亦时有俗笔,细小者可观。吾鄞徐兰楷书颇得锺法,惜其以分得名,而掩其楷。分书不见古碑,唯出杜撰,备极诸丑,时乃好之。王右军书乐毅论
  
  曹娥碑二帖皆有锺法,与力命表相出入。王右军书东方朔画像赞
  
  黄庭经
  
  王献之书洛神赋十三行见星凤楼帖。
  
  此三帖渐趋姿媚,唐人之所宗也。
  
  褚遂良书度人经
  
  阴符经
  
  此楷书之尤小者,法度具足而无局促之态,故附于此。然学者能熟锺体,此等小能皆下风矣。
  
  所以先楷者,欲其定用笔之法。所以先大者,欲其足于气而不局促。所以先颜者,以其端方雄伟,骨肉匀称,施于题匾大字为宜。中楷而后,则当痛扫颜、柳之习,故以欧九成宫继之。缘九成宫亦方正,然骨已胜肉,脱去俗气。由九成宫而敛为虞恭公,则于晋人笔法近矣。凡书碑碣及悬轴文字,皆当以欧为法。由虞恭公敛为姚辨,由姚辨敛为遗教经,则可进于锺矣。书中有钟繇,犹儒有孔子。学书以欧为门户,以锺为归宿,而王右军、颜鲁公则其羽翼筌蹄也。欲观墨迹,则赵子昂父子、鲜于枢、揭傒斯、黄溍、周伯琦、宣昭、胡长孺、危素、宋克之类皆知笔意,大抵姿媚有馀,而古雅不足。学者识破此病,藉此进于古人,斯善学也。唯近世沈度、姜立纲等俗浊之甚,在所痛绝。
  
  
 浏览:258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14/9/16 10:54:00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丰坊书诀(七) (收藏于2014/10/21 12:23:15
丰坊书诀(六) (收藏于2014/10/21 12:23:12
丰坊书诀(五) (收藏于2014/10/21 12:23:11
丰坊书诀(四) (收藏于2014/10/21 12:23:09
丰坊书诀(三) (收藏于2014/10/21 12:23:04
丰坊书诀(二) (收藏于2014/10/21 12:23:03
丰坊书诀(一) (收藏于2014/10/21 12:23:01
丰坊申培詩說(五) (收藏于2014/10/21 12:20:13
丰坊申培詩說(四) (收藏于2014/10/21 12:20:13
丰坊申培詩說(三) (收藏于2014/10/21 12:20:13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丰坊书诀(一) (访问931次)
丰坊书诀(五) (访问927次)
丰坊书诀(六) (访问865次)
丰坊书诀(二) (访问815次)
丰坊书诀(四) (访问778次)
丰坊书诀(三) (访问568次)
丰坊童学书程(四) (访问341次)
丰坊书诀(七) (访问321次)
丰坊童学书程(二) (访问297次)
丰坊童学书程(一) (访问259次)
1/2页 1 2 向后>>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