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献_中国古代文献~集部_115812号馆文选__茶董 |
|
茶董(三)
甘草癖 宜城何子华,邀客于剖金堂,酒半,出嘉阳严峻画陆羽像,子华因言:前代惑骏逸者为马癖,泥贯索者为钱癖,爱子者有誉儿癖,耽书者有《左传》癖。若此叟溺于茗事,何以名其癖?杨粹仲曰:茶虽珍未离草也,宜追目陆氏为甘草癖。一坐称佳。 圣阳花 双林大土自往蒙顶结庵种茶,凡三年得绝佳者,号圣阳花,持归供献。 玉尘番乳 杨万里,号诚斋。《谢傅尚书茶》:远饷新茗,当自携大瓢走汲溪泉,束涧底之散薪,燃折脚之石鼎。烹玉尘,啜香乳。以享天上故人之意。愧无胸中之书传。但一味搅破菜园耳。 鱼眼针芒 吕居仁,谥文清。诗:春阴养芽针锋芒,沆瀣养膏冰雪香。玉斧运风宝月满,密云侯雨苍龙翔。惠山寒泉第二品,武定鸟瓷红锦囊。浮花元属三昧手,竹斋自试鱼眼汤。 御史瓶 会昌初,监察御史郑路,有兵察厅掌茶。茶必市蜀之佳者,贮于陶器,以防暑湿。御史躬亲监启,谓之御史茶瓶。 博士钱 常伯熊善茶,李季卿宣慰江南,至临淮乃召伯熊。伯熊着黄帔衫乌纱帻,手执茶器,口通茶名。区分指点,左右刮目。茶熟,李为饮两杯。既至江外,复召陆羽。羽衣野服,随茶具而人,如伯熊故事。茶毕,季卿命取钱三十文,酬煎茶博士。鸿渐夙游江介,通狎胜流。遂收茶钱茶具,雀跃而出,旁若无人。 贵新贵活 唐子西《斗茶说》:茶不问团(钅夸),要之贵新。水不问江井,要之贵活。唐相李卫公好饮惠山泉,置驿传送,不远数千里。近世欧阳少师得内赐小龙团,更阅三朝,赐茶尚在。此岂复有茶也哉。今吾提汲走龙塘,无数千步。此水宜茶,昔人以为不减清远峡。而梅道趋建安,茶数日可至。故每岁新茶不过三月,颇得其胜。 一旗一枪 荆公王介甫《送元厚之》诗:新茗斋中试一旗。世谓茶之始生,而嫩者为一枪,寝大而开谓之旗。过此则不堪矣。 涤尽昏渴 刘言史《与孟郊洛北野泉上煎茶》:敲石取鲜火,撇泉避腥鳞。荧荧爨风铛,拾得坠巢薪。恐乖灵草性,触事皆手亲。宛如摘山时,自饮指下春。湘瓷泛轻花,涤尽昏渴神。兹游惬醒趣,可以话高人。 不畏寒暑 敦煌单道开不提寒暑,常服小石子。药有松蜜姜桂茯苓之气,时复饮茶苏一二升而已。 乳妖 吴僧文了善烹茶。游荆南,高保勉子季与延置紫云庵,日试其艺。奏授华亭水大师,目曰乳妖。 汤戏 馈茶而幻出物象于汤面者,茶匠通神之艺也。沙门福全长于茶海,能注汤幻。茶成,将诗一句并点四瓯共一绝句,泛乎汤表。檀越日造其门,求观汤戏。全自咏诗曰:生成盏里水丹青,巧画工夫学不成。却笑当年陆鸿渐,煎茶赢得好名声。 百碗不厌 唐大中三年,东都进一僧,年一百三十岁。宣宗向服何药致然,对曰;臣少也贱,不知药,性本好茶,至处惟茶是求,或饮百碗不厌。因赐茶五十斤,令居保寿寺。 一片同饮 杜鸿渐,字子巽。《与杨祭酒书》云:顾渚山中紫笋茶两片,一片上太夫人,一片充昆弟同饮。此物但恨帝未得尝,实所叹息。 天柱峰数角 有人授舒州牧,李德裕遗书曰:到郡日,天柱峰茶可惠三数角,其人献数十斤,李不受。明年罢郡,用意精求获数角投李,李阅而受之,曰:此茶可以消酒肉,因命烹一瓯沃于肉食内,以银合闭之,诘旦视其肉已化为水矣。众服其广识。 义兴山万两 御史大夫李栖筠字贞一。按义兴山僧有献佳茗者,会客尝之。芬香甘辣冠于他境,以为可荐于上,始进茶万两。 草木仙骨 丁晋公言,尝谓石乳出壑岭断崖缺石之间,盖草木之仙骨。又谓凤山高不百丈,无危峰绝崦,而冈阜环抱,气势柔秀,宜乎嘉植灵卉之所发也。 山川真笋 黄儒《品茶要录》云;陆羽《茶经》不第建安之品,尽前此茶事未兴,山川尚阇,露牙真笋,委翳消腐而人不知耳。宣和中,复有白茶胜雪。熊蕃曰:使黄君阅今日,则前乎此者,未足诧也。 竹沥水取胜 苏才翁尝与蔡君谟斗茶。蔡茶用惠山泉,苏茶小劣。改用竹沥水煎,遂能取胜。天台竹沥水为佳,若以他水杂之则亟败。 练囊末以进 韩晋公滉,字太冲。阔奉天之难,以夹练囊缄茶末,遣使建步以进。 鸦山鸟嘴 郑谷,字若愚。《峡中煎茶》诗:簇簇新芽摘露光,小红园里火煎尝。吴僧谩说鸦山好,蜀叟休夸鸟嘴香。合坐满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鹿门病客不归去,酒渴更知春味长。 龙团凤髓 苏东坡尝问大冶长老乞桃花茶,有《水调歌头》一首:已过几番雨,前夜一声雷。枪旗争战建溪,春色占先魁。采取枝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碎,结就紫云堆。轻动黄金碾,飞起绿尘埃。 老龙团,真凤髓,点将来。兔毫盏里霎时,滋味舌头回。唤醒青州从事,战退睡魔百万,梦不到阳台。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坡尝游杭州诸寺,一日饮酽茶七碗。戏书云:示病维摩原不病,在家灵运已忘家。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 |
浏览:386 |
| ||
| ||
新增文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