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范成高纪念馆

多领域成才的好儿子

东林

  ——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秘书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范成高
  
  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师生员工中,范成高的知名度甚高,口碑也很好,尤其还都知道他是启东人。这极大地吸引了其同乡笔者的兴趣。
  
  一进他的家门,迎面就是一堵墙般大的装饰柜,下部是内装暖气片的百叶窗柜门,上部是国内外的工艺品和纪念品,其中一些栩栩如生的化石特别引人注目,柜厚仅13cm,一点也不占空间,但因内壁全是镜面,反显得境深与空间很大。左前侧是主客厅,仿明清实木家具古朴雅致,主墙横幅是一位无臂残奥冠军口书的获奖草书“滚滚长江东逝水……都付笑谈中”。透过右侧折叠门窗可以看到设在阳台上的厨房,折叠窗设计巧妙,可全开全闭,合拢时,就是一个实用和装饰兼备的透明框。左侧的实木楼梯大气与人性化。各房间的顶部都有大小不一的同心椭圆圆环,如合起来就像拼图一样成一整体,实际只是四块九合板,门上若干三角形线条犹如亭亭玉立的美女。通往南阳台的双推拉36格玻璃门,其中16格,每格一个魏碑磨砂大字:“人、老、心、新;爱、美、善、思。廉、慎、无、难;诚、信、常、乐。”每个字均有独特的含义,可引申许多精彩的实例和做人的道理,合起来也是一副好对联。还有数格分别刻有数字公式与几何图案,隐含他科研成果的图解和缩写,以及智力测验和人生感悟,来访的客人与学生对之常颇有兴趣,驻足沉思。
  
  这些装修都是他自己独立设计的,花钱很少,而且原房未作任何结构性的破坏与改动。他的设计理念是:简洁,大气,环保,实用,创新,能不装修就不装修,保持足够的空间,尤其要有文化和品位。合肥电视台的记者曾到他家拍纪录片,感叹其装修:“空间大,花钱少,构思巧,品位高,既有传统又有现代超前意识,显示了主人的创新和深厚的中国优秀文化底蕴。”他是装修专家?不,2000年装修前,他一窍不通,也从未装修过。关键是他在装修前参观了科大同类型的100多套房子的装修,不耻下问与学习,从而思悟出了他的创新方案。
  
  在他家中,各种证书、奖牌、奖杯琳琅满目,主要是表彰其学术水平和贡献的。其中最醒目的是经英国皇家学会与中国科学院联合推荐他荣获的英国女皇提供并由英国皇家学会主席亲笔签名的“Royal Fellowship”奖证书。与众不同的是不少奖品与桥牌有关,原来他还是科大桥牌协会主席,一名桥牌高手,他在全国高校及安徽省的比赛中,多次获得前几名。06年他还获双人赛全国第二名。他的一名学生是国家队现役主力队员,多次为国争光,他指导的一名研究生曾是国家青年队队员,现是一企业老总,最近还在全国主要比赛中夺冠。桥牌爱好者李岚清副总理到安徽考察时,他曾陪省委书记郭金龙到其住处一起打桥牌。
  
  与他一交谈,就明白为什么都知道他是启东人了,原来他至今仍是一口浓厚的启东口音,再加上他嗓门大又直爽风趣,这个启东人给人印象特别深刻而忘不了。虽口音重,但并不影响他上课及演讲的效果,他从不照本宣读,每次都精心准备,穿插许多精彩生动的做人做学问的例子和感悟,讲真话实话,将大道理讲的很简单与深刻,而且他总是把效果放在第一位,即他们想听什么,如何让他们想听,听得进去,且有收获,因此他的学生和听众几乎无人早退,经常掌声雷动。不少同事朋友和学生甚至学他的启东话,讲他的精彩“语录”。当然他也不无遗憾地说,普通话不好及太直爽也影响了他的仕途升迁。
  
  据说,他理财投资也不错,1988年他在剑桥大学回国前,买了英国的债券和股票,14年未动,即使在“911”事件后大跌,他仍获得较好的收益。他除了日常生活费用外,家中无千元现钱,银行无一分存款,全在股票中,但他从不炒股,而是真正的价值投资,即精选优质好股票低价买进长期持有。经过股票大起大落的锤炼,他的心态与心理素质也变得更好。
  
  他1946年正月初六出生于启东县惠和乡陆家桥头西北侧的一个贫农家庭,在向阳村读小学,考初中时因病失常落榜,父母借债供其上向阳村民办初中,国家经济困难时期,他常饥饿难熬,也明白了人生艰苦而发奋读书,逐渐培养了很强的解题和自学能力,1961年考入启中,在数理化竞赛中多次进入前三名,演过话剧,爱好体育。1964年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1965年入党,任校“红与专”版报主编,曾评为校德智体全面发展标兵。文革中学业荒废,但对社会人生逐渐了解,各种能力有了提高。毕业后在安庆市无线电元件一厂历任车间主任、副厂长,曾到一5000人的纺织厂主持工作半年多。粉碎“四人帮”后,他深感科学的春天来了,主动放弃权力与地位,调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当普通教师,边工作边补大学学业,夜以继日,天天16小时以上,近10年不打牌不看电影。
  
  他的科研经历颇为传奇。1980年初,上海生化所彭加木的一台电子显微镜拟淘汰换新,科大钱临照院士欲将之调入科大作培训练兵用,但竟无人报名管理这台电镜,认为服侍这台将报废的电镜会误人前途。但他经认真思考报了名,认为当好的骑士应先当好驯马师。在彭加木及其助手的指导下,按图将此电镜逐步拆下包装了10天,装了2卡车运回科大,但其助手食言不来科大帮助安装,说拆下可以,谁也无把握安装起来能用。他只好按图索骥,按当时拆下的过程倒推回去,花了几个月总算安装起来了。但就是无法使用,天天这边漏气那边坏。怎么办?谁也不知道,电镜的工作环境要求密封且无光无振动,当时他管这台电镜的前途也是漆黑一团,看不到一丝光明在那里,真是苦不堪言。但他以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在几乎无人问津的状态下,认真地自学与摸索,将仪器逐段解剖再安装上去,日夜围着这三米多高占了一屋子的庞然大物不断思考。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他终于使这台电镜起死回生,真空到了10-6,10万伏的高压也能加上,看到了耀眼的电子束斑与清晰的图像,如录音带上看不到的磁粉,原来是万分之一毫米大小的筷子状小磁棒。此事轰动了科大,许多老师带了课题与样品前来与他合作研究。1981年他35岁时发表了第一篇论文。82年第一次赴德国参加电子显微学国际会议,他不仅与国际同行进行了学术交流,还看到了1932年的第一台电镜(其发明者1986年获得诺贝尔奖)及相应各种配套产品,大大开拓了他的视野与信心。1983年他又筹建了科大新的电子显微镜室,引进了当时最先进的两台电镜。到1986年,他已发表60余篇论文,并经过激烈的竞争,经英国皇家学会和中国科学院联合推荐,他到获得诺贝尔奖最多的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做Fellow一年多。那里有台场发射的价值几百万元的电镜,国内没有,一般要经过半年的学习才能独立使用,但他凭借对电镜构造与原理的深刻理解,只3天就能独立使用自如,且拍到了非常有价值的科研照片,让英国同行吃惊不已。
  
  至今,83年进口的电镜在他及助手的精心管理下仍在使用,而且又增添了几台更先进的电镜,科大电镜室已培养了数以千计的优秀人才,他的博士生毛志强曾获中科院青年科学家称号及奖金额度为5万美元的“求是”奖,现是美国一大学的终身教授。最近国家十大科技成就中科大的一项也有电镜的功劳。20多年来,他已在国内外权威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111篇,被引用甚多,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
  
  1988年10月他从剑桥大学回国时,科大结构分析开放研究室因管理不善被中国科学院黄牌警告,当时人心涣散,不少仪器不能正常使用。学校任命张裕恒院士和他担任一、二把手,整顿该实验室。张管学术方向,常务工作全由他抓,他经过一个多月的调查研究及谈心,提出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全面整改措施,很快人心稳定,设备运转正常,好的研究成果一个接一个。为了迎接1991年底的全国又一次评审,他连续苦战一个月,写出了100多页的工作报告。在全国顶尖物理学家如冯端、黄昆、谢希德、葛庭燧院士等领衔的24个中科院或国家级的物理类开放实验室中,科大这个实验室只能算小弟弟,但在评审中获得定量分全国第二名,定性优秀。不仅摘掉了黄牌警告,还继续获得240万元的3年资助,并为后来转型为科大实力最强、国内外影响很大的“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时的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央候补委员梁栋材院士总结道:“这次评审能如此成功,一是有学术水平高的一把手,二是有范成高这样既懂业务又会管理且与一把手关系融洽的二把手,三是他俩能认真听取我们学术委员会的意见并努力做到了。这应推广为搞好任何一个研究室的成功经验。”
  
  在这个100多页的工作报告的最后一章,要求写“实验室的未来发展方向及今后3年研究重点”,如何不落凡套,范颇费心思,迟迟不能下笔,直到当晚要送往北京的那天上午,范突然来了灵感,一气呵成:
  “剑桥,对于年轻人和学者来说,是个多么神往的学术圣地。当你踏着牛顿的足迹,漫步在那棵据说当年落下神奇苹果的树下;参观了那一座座古老肃穆,但又充满新鲜学术空气的学院;看到那一批批时而激动、时而沉思的慕名而来的人群……
  尤其当你来到著名的Cavendish Lab.的二楼,那陈列着的一件件锈迹斑斑、简陋不堪,但在科学发展史立过丰功伟绩的实验装置;特别是那一排排科学巨人、诺贝尔奖得主的大幅照片,以及他们那神采奕奕、充满自豪、但对你又似乎有点挑战性的目光,怎不能使您思虑万千、感慨万分!
  中国是个有几千年悠久历史,曾为世界文明作出杰出贡献的古老大国。如果诺贝尔奖推前数百年,其得主最多的桂冠,无疑是我们中国!
  现虽有数名得奖的同胞,但太少了。而且其主要工作是在国外完成的!
  到什么时候?不是一个,而是一批,能出现我们自己培养的诺贝尔奖金得主!
  到什么时候?我们的丰硕果实,在科学史的大道旁,像那只诱人的苹果一样使人赞叹和兴奋!
  到什么时候?我们这里也像剑桥一样,使得世界各国的年轻人和学者们向往,源源不断地慕名而来。
  这是吹牛!?还是梦想?!
  不!这应该是我国每一个开放实验室应该追求且为之奋斗的神圣目标!一届不行,还有二届五届;一年不行,就干五年、十年!
  凭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和艰辛努力,在适宜的研究环境下,这一天是总能实现的!
  在拥挤激动的候机大厅内,看到一个个优秀的中青年人才等候上机出国,不禁使人扼腕长叹,更感到我们开放实验室责任的重大!
  如果我们,以及全国的开放实验室都搞好了,都象剑桥一样,再加上国家经济实力的强大,这股人流就会倒流!
  有了一流的人才,才有一流的成果!优秀的人才是最重要的。
  …… ”
  看到这里的评委无不击掌叫好。科大党委书记余翔林由此也看中了他更适合分管人事师资工作。
  
  一个月后,学校任命他为校人事师资处处长。他作了非常深入的调查研究后发现,科大当时45岁以下正副教授仅18人,院士也只有1人,出国逾期不归者1000余人,已非当年邓小平所说的“年轻人才较多”的科大了。趁着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东风,他解放思想,亲自起草推出了一系列文件、政策和改革举措。如①留学工作重心从派出改为吸引,招聘,回校及重用上;②以“摘青柿子”、“谈恋爱”的劲头招聘重用国内外优秀人才;③首创在科大工作30年的教师退休不扣工资;④首次实施岗位聘任与津贴制度,数倍提高教职工收入;⑤与时俱进改革职称评聘办法,……等等。
  
  当年即一炮打响,冲破过去每年只晋升20名正高及50名副高的清规戒律,1992年一年就评了三次,共晋升60多名教授,120多名副教授,极大地鼓舞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到2001年他离任人事师资处时,科大院士已增加11人,在职教授400余名,其中45岁以下享受国家优秀人才待遇的就多达64名(国家优秀人才每人可3年获得中科院与国家200—260万元经费资助)。现在科大的校、院、系各级领导班子和学术带头人中,70%均是他招聘回来或者他极力推荐重用的。如现国内外很著名的潘建伟教授,当初就是他一眼看中的,他曾写信给潘建伟教授评介其工作可问鼎诺贝尔奖,一再向科大与中科院推荐与宣传。现许多国内外单位来高价挖潘建伟,潘对范老师说:“您是最早看中并重用我的,您那封信一直挂在我们研究组内,以此激励大家向此奋斗,您对我们这么好,人要讲信用,我怎么能离开科大呢?”现任科大校长,全国人大常委、当年博士论文曾在范老师电镜上做的候建国院士也是他从国外招聘回来的。科大党委书记余翔林教授曾亲笔评介范成高“不计名利,不辞辛苦,全身心投入,做了大量的工作…… 取得了广大教师公认的突出业绩,并总结了经验,在有关会议,报刊上发表了20多篇文章,扩大了学校的影响,为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业务、管理、文笔、人格都很优秀的人才。”
  
  这里再举两个精彩的例子:
  科大有个吴教授,学术水平极高,但他对名利看得极淡,因有残疾,性格也与众不同。连续几届科大领导轮番动员他申报院士均吃了闭门羹。在范老师上任前的1991年,科大申报院士被剃了光头。唯一的院士钱老80多岁又病重,病床上的他仍希望吴能申报院士,但吴不听。为此范冒昧到吴家,吴第一句话就是:“请免谈申报院士。”范说:“报不报随你便,我只说一句话,如这次你不报,你这辈子休想成院士了。”范与众不同的说法使吴感到好奇:“为什么?”“因为科大目前如此困难需要你申报,你不报;你不是钱老儿子,钱老现病危住院,其他事均不管,仍念念不忘你申报,这是他对科大对你负责任,但你仍不报。我可断言将来不可能再有其他院士热面孔来贴您的冷屁股了;而且即使将来你觉得够水平自己想申报,人家也会觉得你这人不负责任、人品不好而不投你的票。”吴听后动容说:“小范,你话说到这份上,讲真话,院士哪个人不想当啊,我是不够条件呀!”范一听有门,高兴了:“那80%的把握总有吧。”吴说:“没有99%的把握哪行啊!?”范说:“要99%,那是保送了,不叫评了!”这时吴自知失言不再开口。范又再使出激将法:“我当了一年多管老师的处长,但从未看到你任何材料,是否你徒有虚名呀!你能否将你所有论文拿一套给我看看,也好备案存档。”吴只好负气答应,第二天即让其妻送来60余篇论文。范即连夜再复印5套,每套及评审费500元,分别特快寄给5位著名学者,要求他们对其评价,借口为报评奖。收齐评议后,又请科大同行老师,用剪刀加浆糊,将5份评语合成一份院士申请材料上报。结果1993年科大2位教授当选院士,吴即在其中。这次开门红极大地振奋了科大,后来每2年一次的两院院士评选,科大几乎均有教师当选。
  
  陈宇翱是启中学生,1998年在世界中学生奥林匹克物理竞赛上获得双金牌后保送到科大,陈能从在科大集训的15名候选中学生中入围参赛5人,范从中也起了很大作用。2000年陈因某种原因量子力学不及格而无法被保送研究生,陈找了许多部门均不行后向范求救。范找到程艺副校长(现安徽省教育厅厅长)说:“陈宇翱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学生,有不及格主要是学校的责任,正如晏子的南橘北枳之说。陈都不能读研究生,以后谁还敢考科大呀?!”并提出先上车后补票的办法,特批陈先读研究生。程同意了范的意见,并将之扩大到其他的偶然失误的优秀学生。范随后又将陈推荐为潘建伟教授的研究生。2003年潘专门向范表示感谢:“范老师,非常感谢你向我推荐了小陈,别的学生我讲几遍还不懂,他只一遍就懂,他干得很好,马上有篇重要论文在Nature上发表(Nature是全球最具权威的杂志),有可能让小陈当第一作者,而且可能是封面论文。”现潘建伟、陈宇翱等人的有关量子通信的研究不断取得重大进展,多次被评为全国及全球十大科技成果之一,以此为基础,有可能会诞生比电子计算机更快更好的量子计算机。深信在不久的将来,会实现范预言的潘、陈等人会获诺贝尔奖,这也将是科大和启东人民的骄傲。
  
  他这个科大的人事师资处长在人事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和全国著名高校中,口碑威信也很好,因他每年在相关年会上均有深刻的发言与建议,不少被采纳为国家及兄弟院校的相关政策,他也得到了不少荣誉与表彰。
  
  2001年,他任校副秘书长,分管基建和后勤,虽原来从未干过,一窍不通,但他干一行爱一行。在他领导下,7年来,除了34万m2的科大花园正在建设中,已完成22栋30多万 m2的教学科研大楼,总经费12亿。所有竣工项目当年档案均及时归档;经中科院和国家严格验收,都是优良工程,其中一栋还获建筑最高奖鲁班奖(每年全国仅10个);而且由于建筑、设备、监理、材料等严格科学招标,现场管理得好,至少已为学校节省4000万元左右;许多建筑设计与配套,均做到大气、高档、舒适与人性化,尤其是无任何重大事故及腐败行为,他曾抵制过数起违规违标以及行贿行为。所有这些,在科大历史上是最好的,“在中国科学院内也是名列前茅”,得到各级领导与广大教职员工的好评。
  
  为了探索新形势下的培养品学兼优学生的规律,2004年起他还兼任理学院一个75人的本科班的班主任和年级辅导员,将素质教育放在第一位,对每个学生充满了爱心,效果非常显著。有38名同学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创全国本科班之最。优秀学生数大大超过了其他班级,感人事迹很多,今年毕业时,出国和保研的就有60多名。他还向学校提出了许多好建议和意见,改进了学校学生工作。他每天实录“班主任杂记”,准备出书。班内学生与他感情很好成了忘年交,为了感谢他的无私爱心,有些学生及家长已提议,将来他们要为范老师在科大设一个奖学金。
  
  每年一次的教代会,他均有提案,有次他的提案数占了总提案数的三分之一。最近几年,每年评出的5个优秀提案均有他的份。他坚持提高公积金的提案连续提了3次,锲而不舍,不怕得罪领导,08年1月终于获得批准与实施。相当于平均每位教职工每月增加了200余元收入。广大教职工无不欢欣鼓舞,对他赞不绝口。
  
  1982年至今,他出国学术交流已近20次,去过10多个国家,仅美国就4次。但他每次均按时回国,从不逾期,多次谢绝国外高薪和定居移民,立足国内。他对祖国和人民有很深的感情。
  
  他淡薄名利,只做实事。1998年,组织上已决定他去合肥一个大学担任校长,正厅级。就在公布前,他考虑再三,认为在科大更适合,因他很善于与优秀人才打交道,在科大更能为国家多做贡献,从而坚决辞去了这个任命。
  
  他很孝敬父母,1979年就将父母接到科大一起生活,前不久他父母先后去世时,他亲笔写下了充满感情与众不同非常感人的父母生平事迹在校园传贴。许多人称他为孝子,不少学生说受到了很好的教育。
  
  按国家有关规定,教授要分4个等级。科大08年初的严格评审分级时,有500多名教授激烈竞争,一级教授是两院院士,共16名。在职的二级教授只评出了30多名,其中就有范高票当选,主要因其很高的学术水平以及他对科大的重大贡献与无私奉献。
  
  问起他成功的原因,他深情地说,一是良好的家庭教育,父母言教身教好,让他终身受用;二是优秀的启东文化教育、熏陶与潜移默化,学会了做人;三是启东中小学质量高,尤其遇到了许多优秀的充满爱心的好老师与领导,如向阳小学的张一贤,向阳初中的顾超先,启中的黄来庭,林德元,张文甫,范本一,李鹏年,郭鹏抟,安庆的朱邵彬,谢桐旺,王新民,科大的贾志斌,刘达,余翔林,钱临照等老师与领导,对他的一生影响极大。他永远忘不了他们。四,就他个人而言,善良勤奋、善于学习思考,做事问心无愧,最重要的是“悟性”好,即不断地发现与学习他人的长处,不断地改进改善自己,小步走不停步,百步内常有新悟。
  
  他现与家中亲人商量好,不久将以父母或个人名义在向阳,启中及科大设立奖学和奖教金或其他捐赠等。
  
  最后他动情地说:“小平同志说他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是父母的好儿子算做到了,现努力争取做启中的、科大的、启东人民的好儿子。”
 浏览:979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14/7/1 3:26:15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戴双星追思老范(收藏于2014/7/1 3:36:54
徐景科怀念老范的唠叨——悼念范成高教授(收藏于2014/7/1 3:35:46
潘建伟悼念范成高老师(收藏于2014/7/1 3:31:38
东林多领域成才的好儿子(收藏于2014/7/1 3:26:15
张孝华,郑立维,韩东武,王存新,陈慰祖等沉痛悼念范成高同学(合)(收藏于2014/7/1 3:20:28
薛晋堂沉痛悼念范成高同学(十一)(收藏于2014/7/1 3:17:34
赵天鹏沉痛悼念范成高同学(十三)(收藏于2014/7/1 3:09:43
舒学军沉痛悼念范成高同学(十二)(收藏于2014/7/1 3:09:01
李世愚沉痛悼念范成高同学(十)(收藏于2014/7/1 3:07:25
李更强沉痛悼念范成高同学(九)(收藏于2014/7/1 3:04:17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张孝华,郑立维,韩东武,王存新,陈慰祖等沉痛悼念范成高同学(合)(访问1923次)
徐景科怀念老范的唠叨——悼念范成高教授(访问1668次)
潘建伟悼念范成高老师(访问1160次)
王昌燧沉痛悼念范成高同学(四)(访问1041次)
东林多领域成才的好儿子(访问980次)
范洪义沉痛悼念范成高同学(二)(访问976次)
李更强沉痛悼念范成高同学(九)(访问951次)
薛晋堂沉痛悼念范成高同学(十一)(访问916次)
戴双星追思老范(访问916次)
王振坤沉痛悼念范成高同学(一)(访问915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8/2/19 4:48:18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