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纪念园
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辛亥革命纪念园__张文襄公纪念馆
辛亥革命纪念园
中国古代文献_中国古代文献~集部_504号馆文选__张文襄公选集

張文襄公傳(七)

张之洞

  張文襄公傳(七)
  
  三十三年,授協辦大學士。未幾,晉大學士,仍留總督任。尋內召,擢體仁閣,授軍機兼管學部,充經筵講官。三十四年,督辦粵漢鐵路。前後賜紫禁城騎馬、西苑門乘肩輿,賞帶膆貂袿,用紫韁。寵眷優隆,朝臣莫與比。
  
  會德宗及孝欽皇太后相繼崩,醇親王載澧監國攝政。之洞以顧命重臣,晉太子太保,鎮綏內外。朝野望新治,而積勞成疾。八月,卒於位。年七十三。遺疏入,天子震悼,賜陀羅經被、治喪銀三千兩,派貝勒載濤奠醊。晉贈太保,諡「文襄」,入祀賢良祠。
  
  之洞學兼漢、宋,漢學師其翔實而遺其細碎、宋學師其篤謹而戒其空疏。初,受經學於呂賢基、受史學經濟於韓超、受小學於劉書年、受古文學於朱琦。平生講學最惡「公羊」,謂為亂臣賊子之資;至光緒中年,果有演「公羊」之說以倡亂者。最惡六朝文字,謂纖仄、拗澀、強湊無根柢,道喪文敝,莫甚於此;書法不諳筆勢,假託包派、隸楷雜糅,習為詭異險怪,欺世亂俗,天下無寧宇矣。其識微見遠,類如此。之洞歷官中外垂四十年,持國治民根於學術,而經畫宏遠、綜理微密,千端萬緒默運一心。其所籌策,皆中外利害、輕重至計,堅持定力,不為動搖。辛丑聯軍立約,各國濬吳淞口,利商船。之洞抗詞力爭,歸中國自行疏濬;卒阻其議。壬寅與英國議商約,定徵銷場稅、收回治外法權。外務部奏阻開礦一事,之洞疏言:『中國礦產不能不開,外人入股斷不能禁。二十年來勾串奸民,私行開采者眾矣;既無法律、又無限制,徒失權利,流弊滋大。不如乘此議一定章,使舊開者得補救、新開者有范圍』。上大稱善。乃采東西各國事例,擇善而從,以保主權、惠民生、輕稅項,成書兩卷;奏上之。在鄂時,德商欲攬收全國洋藥、土藥稅,餌以重賄;之洞嚴斥之,奏陳其害。大學士榮祿大悟,事遂不行。日本謀借漢口泊船,德人效之,挾兵輪來要;之洞與德使穆默議,卒罷設船之舉。總稅司赫德建議加田賦、免商賈稅釐,政府不敢抗,之洞獨疏斥之,得罷。美人精琪圖攬中國銀幣大權,政府已允之矣;之洞與之詰難,上疏陳其謬,事遂中止。美、比合資開粵漢鐵路,之洞首發其弊,抗議收回。兩國皆不欲出全力拒之,卒絀於之洞威信,舉而歸我。之洞用財繁浩,而精核計、籌國用、恤民生,往往謗在當時而功在後世。丁酉戶部續借洋款,誤以江南鹽釐二十五萬兩撥歸鄂省;之洞據部文萬戶沱辦晰更正,以脫巨累。庚子賠款,鄂捐一百二十萬;之洞以鄂民貧困,設法別籌以應賠款。創築紅關、青山、白沙洲、金口江堤八十餘里,鮎魚套、上新沙石岸十餘里,漢口攔湖長隄四十里,以捍水災。裁鄂省釐捐局卡,改為統捐,以恤商民。平日專持以工代振之論;以為散錢施粥,非善政也。所至多興工作、造鐵路、開礦山、修隄閘、濬河渠、建砲臺、築馬路,閒民食力者日常數萬人。其視天下之事皆如己事,向無彼疆此界之見。鄰省有急,籌助饟械不遺餘力。在粵、在江、在楚,先後協助雲南、廣西、廣東、奉天、陝西、甘肅、山東、河南、湖南、江蘇軍火,以鉅萬計。其救災助振,或中、或外,尤不吝巨貲。其用人一秉至公,擇賢任能,不苛以文法。澄清吏治,以養廉為首;裁除大小官吏一切陋規,濟以公費。深惡酷吏,遇州縣審擬重辟,必詳慎推求,多有平反者。深痛中國監獄狹暗穢溼,往往瘐斃。其在粵改修南海、番禺監獄、在鄂改修江夏監獄,依西國法式造之,以為模範。平生以登進賢才、護持善類為己任;尤好表章古人,所在祠其先賢、先哲。而自奉儉約,未嘗造一屋、置一田。癸卯入對,太后賜銀五千兩;乃建慈恩學堂,並捐置莊田,以惠士子。又仿范仲淹故事,奏置義莊贍宗族;其同高祖以下,則別置孝義堂義莊一區。沒後家無一錢,惟圖書數萬卷而已。之洞嘗與人言,平生有三不爭;一、不與俗人爭利;二、不與文士爭名;三、不與無謂人爭閒氣。因取張曲江「無心與物競」詩意,自號為無競居士。之洞善為國家用財,不為一己私財;廷臣泥常蹈故,縮肭喜敷衍,多駭其所為。樞臣孫毓汶、戶部尚書翁同龢,遇事輒猜沮。醇親王奕譞為不平,奏請特旨允行;且函告毓汶曰:『勿藉樞廷勢恐張某』;且謂同龢曰:『張某為國開生跡、宏遠謀,如有缺,當彌縫之』。實則其所用財,大率取之中飽私規,不竭民膏、不侵庫款。之洞嘗曰:『吾所辦之事,皆非政府意中之事;吾所用之錢,皆非本省固有之錢。日在艱苦中,守中庸「勉強而行」一語。然亦竟睹成功者,真僥倖也』。之洞性疏曠,不欲為外吏;既膺疆寄,屢上疏乞休。嘗欲讀書十年,再出任事;曰:『司馬溫公已官中丞,而居洛著書十八年;湯潛庵、耿逸庵已官監司,而解組講學。皆可師也』。之洞電眸、河口,美髯須;善談論,能連夜不寢。以文章、道德主盟壇玷者數十年,五洲之士皆仰之為中華山斗。光、宣之間,主持變法;藩籬既決,人心益囂。之洞鑒於末流之弊,怵然不寧;而風會所趨,挽回無術。棟梁既搉,國體斯革;論者追論禍首,資為口實。此之洞所不及料者也。烏虖!豈非天哉!豈非天哉!
  
 浏览:294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14/6/18 11:04:27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张之洞卷 五/丛书目(二) (收藏于2014/7/3 14:31:36
张之洞卷 五/丛书目(一) (收藏于2014/7/3 14:31:36
张之洞卷四/集部(十二) (收藏于2014/7/3 14:31:36
张之洞卷四/集部(十一) (收藏于2014/7/3 14:31:36
张之洞卷四/集部(十) (收藏于2014/7/3 14:31:36
张之洞卷四/集部(九) (收藏于2014/7/3 14:31:35
张之洞卷四/集部(八) (收藏于2014/7/3 14:31:35
张之洞卷四/集部(七) (收藏于2014/7/3 14:31:35
张之洞卷四/集部(六) (收藏于2014/7/3 14:31:35
张之洞卷四/集部(五) (收藏于2014/7/3 14:31:35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张之洞劝学篇 内篇(一) (访问2682次)
张之洞劝学篇 外篇(一) (访问2050次)
张之洞书目答问卷一 经部 列朝经注经说经本考证第二(下) (访问1764次)
张之洞书目答问卷三 子部 天文算法第七 (访问1687次)
张之洞书目答问卷三 子部 农家第五 (访问1644次)
张之洞卷四/集部(十一) (访问1643次)
张之洞卷四/集部(十二) (访问1635次)
张之洞卷 五/丛书目(二) (访问1487次)
张之洞卷四/集部(五) (访问1476次)
张之洞劝学篇 内篇(二) (访问1449次)
1/2页 1 2 向后>>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