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献_中国古代文献~集部_504号馆文选__张文襄公选集 |
|
張文襄公選集三(七)
·致京李中堂(光緒二十一年二月初七日申刻) 聞臺駕赴旅順議約,何以現又須赴倭,究因何故?倭所索條款,得聞其大概否?可密示否?倭兵目前注意何處?傳聞各國公使有出京之說,確否?均祈明示!至禱。陽。 李中堂來電(二月初九日子刻到) 陽電悉。馬關會議,內意允從所索賠款、讓地,其大者。倭兵往何處,無確信。各位無出京之說。鴻。齊。 汪委員來電(二月初九日申刻到) 倭要割地,上意勿許。初六太后召相,議以遼東或臺灣予之;如不肯,則兩處均予。事甚秘。相今日請訓,明出京,十一可到津,乘「公義」、「禮裕」兩船逕赴廣島。喬年稟。庚。 ·致李中堂(通州一帶探投。光緒二十一年二月初九日卯刻) 齊電悉。讓地系指何處?賠款索若干?可密示否?蒸兩電言借助英國事,有可商否?務祈示復!佳。 李中堂來電(二月十一日亥刻到) 賠款索若干、讓地指何處,均須會議時方知;臺灣必不准抵換。借助英,以局外謝;難成。鴻。真。 ·致臺北唐撫臺(光緒二十一年二月初十日子刻) 前奉電旨,令會商搗巢截寇之計。現查外洋有可購兵船三、四艘,三個月可到;漢納根買定鐵甲快艦共二艘,想不過二月可到。惟行皆不能甚速,船又少,恐遇敵無益。惟有定造極快魚雷砲船十艘或八艘,船不甚大而極快,一點鐘可行二十八英里;以「駕時」、「斯美」兩輪為運兵船,載兵兩千人隨之,再購一極速之船運煤,探明倭境海口情形,乘虛攻襲,登岸擾之,敵輪回援,則移攻他處海面,遇敵船少,則攻;大隊,則駛避。行速,敵不能追;惟收口止有虎門、閩省及吳淞三處。煤難多載,在海外不能多日。定造此船,分廠趕造至速須五個月、來華須兩月,共七個月,太緩奈何?至出洋之將領、兵勇難得,臺灣可募若干人?系何處勇?粵勇當可募千餘人。大意以伺隙攻擾為主,使敵不能盡撤水陸防軍並力中國,並截其餉械、運兵之船;似只能如此。若登岸深入敵境,攻其國都、據其城邑為持久之計,似乎不易。尊處所求人才,其志如何?擬辦到何處?將與兵易募否?嚮導已得否?「時」、「美」兩輪一點鐘行若干英里?均速示復!以便籌酌會奏。佳。 唐撫臺來電(二月十一日子刻到) 佳電敬悉。頃有粵西人楊兆年來臺,據云粵辦法防,伊依彭剛直帶廣安水軍千人,精悍習槍可用。其黨現有八成,願率東行,用民船前往。又龍州關外游勇數千,亦願來臺,並願東行。又欽州馬頭山頭目數人,願率黨數千來臺。此等人非不可用,崧能馭之;但只能作偏鋒,首先闖入,必須有兵輪正兵以濟其後。否則,斷不能成事。計頭、二隊可用民船潛往,三隊須用兵輪。惟統輪者難其人,臺僻無從訪覓,非公大力不得矣。楊兆年素不識,云曾謁公,尚記憶否?以上所云各勇,曾見洋戰;精選數千,較勝新募。擬乞公撥三十萬,養此數千備用;即不東行,衛臺與江或援北,均可。祈示!臺有存槍而不精,若開募,軍械尚宜設法。「斯」、「駕」一點鐘約行五十華里。崧。蒸。 ·致倫敦龔欽差(光緒二十一年二月十一日卯刻) 昨因臺灣孤危,擬向英借鉅款,以臺作押,冀英保臺;若仍不允,或更許以在臺開礦一、二十年。由電奏陳。本日奉電旨:『臺灣作押借款,藉資保衛一節,有無確實辦法,著詳細電復』等因,欽此。查臺灣逼近香港,處東方海面之中,控制南北;倭若踞臺,非英之利。惟英擬於局外之說,未便干預耳。若已作押,則保衛有詞,必肯出力;況英人重利,垂涎臺灣已久,許以開礦,正遂其私。善為說辭,當能就範。既已奉旨詳詢,內意自以為可行;切懇與外部密商,將臺灣押與英國之說能行否?如肯,意欲押銀若干?大約擬借數千萬,或並許在臺開礦。但須約定英必保臺方可。然此僅為一臺計,關繫尚小;如再能與商以兵威脅和,令倭人速罷兵,不索割地、不索重費,則中國全局受益,即許以他項利益,或徑詢英另有何欲?如內地開礦、興商務、開鐵路諸事。總之,於根本無傷、於大局無礙者,似皆可商。此時聖上焦勞,京畿危迫,舉朝無措;若能結強援以固大局,公之功不細矣。倘商有端倪,即當電奏以慰宸廑。切盼速復!真。 龔欽差來電(二月二十六日子刻到) 押臺事,已密商英,以窒礙甚多卻之;並云:如各公司肯辦,英可不阻云。瑗。敬。 |
浏览:226 |
| ||
| ||
新增文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