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纪念园
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辛亥革命纪念园__张文襄公纪念馆
辛亥革命纪念园
中国古代文献_中国古代文献~集部_504号馆文选__张文襄公选集

張文襄公選集三(二)

张之洞

  張文襄公選集三(二)
  
  ·致臺北唐藩臺(光緒二十年八月十四日午刻)
  
  營多不如械精,減五營即歲省十八萬矣。有十響快槍一千枝、快砲十數尊,一營便當十營用矣。尊處新購各械系急就章,恐未能一律精美。如閣下尚須上等快砲、快槍,鄙人當為設法密購;即示復!前電所言滬價太貴,現又訪得貨精而價稍廉者。鹽。
  
  ——以上見「全集」卷一百三十八「電牘十七」。
  
  ·致天津李中堂(光緒二十年十月十七日申刻)
  
  傳聞法國調停,倭索臺灣並費千萬等語,不知確否?竊謂臺灣萬不可棄,從此為倭傅翼,北自遼、南至粵,永無安枕;且中國水師、運船,終年受其挾制,何以再圖自強?臺灣每年出產二百萬,所失更不可數計;不如不爭高麗,倭亦不能獨吞也。前聞公於七月內有請令英以兵力脅和之議,中旨駁飭。竊謂此策最善,何以未准?不知系如何辦法?此時何不仍以此策力陳,當可邀准。鄙意與其失地、賠費求和於倭,不如設法乞援於英、俄,餌以商務利益。似可探詢英、俄所欲,如尚在情理,即可許之;英、俄當可為我用。英、俄兵輪在北洋者各十餘艘,止須令其各電其國兵輪駛赴旅順,半日可到,阻倭進攻。二國兵輪一到,旅順之圍立解。倭不聽,則英、俄助我戰,我必勝倭;若聽,則為英、俄所脅,可不失地、不賠費而和矣。英、俄本強我,雖吃虧於英、俄而不屈於倭,中國大局尚無礙、兵威亦尚未盡損,猶可再圖自強雪恥之策;似與古語「遠交近攻」之義相合。總之,與倭和而能不索地最妥。如必索地,則無論他事中國如何吃虧,總勝於棄臺灣與倭矣。此想公早已籌及,必有妥法。因聞信焦急,姑一奉詢;祈示復!洽。
  
  李中堂來電(十月十八日戌刻到)
  
  署請各國調處,明言聽韓自主,酌賠兵費;而倭猶未饜。赫德謂欲索臺灣、減兵費,法尚未出此議。前商令英船逼橫濱,英以局外例謝之;俄意亦同。旅尚固守,宋軍已由熊岳進復州,但兵單敵眾。鴻。嘯。
  
  ——見「全集」卷一百三十九「電牘十八」。
  
  ·到兩江署任謝恩摺(光緒二十年十月二十日)
  
  竊臣在湖廣總督任內,奉旨陛見。正在束裝起程間,於十月初五日准總理衙門電旨:『本日奉旨:「兩江總督,著張之洞署理;迅赴署任,毋庸來京」』等因,欽此。當於本月初八日起程,奏報在案。十一日,行抵江甯省城;准兩江督臣劉坤一咨:『初八日奉旨:「江甯將軍,著張之洞兼署。欽此」』。茲於十月十六日,准劉坤一委署江甯府知府唐光照、署督標中軍副將劉青煦將兩江總督、辦理通商事務欽差大臣、兩淮鹽政並江甯將軍各關防、印信、王命旗牌暨文卷等件齎送前來,當即恭設香案,望闕叩頭謝恩,祗領任事。
  
  伏念臣性愚不足經世、才鈍無以匡時;屬以海寇方張、戎機為要,無陶侃勤王之略、有魏牟望闕之誠。甫奉綸音,已戒期而北發;旋移符節,遂銜命以東來。查兩江為形勝之要區,南洋兼交涉之重任。地廣而元氣未復,當思培養之方;官多而吏治易淆,貴有澄清之術:事非旦夕之可致。今且江、海之兼防,應變為先,如臣何補!惟有征繕以固疆圉,轉輸以濟援師。轄市船,則務聯中外之交;綰軍符,則願作旗民之氣。十年戀主,每回首以趨朝;一日在官,誓盡心於所事。當隨事與三省撫臣並江甯、京口副都統和衷籌辦,不敢移涉因循,以冀仰酬高厚鴻慈於萬一。
  
  朱批:『知道了。欽此』。
  
  ——見「全集」卷三十六「奏議三十六」。
  
  ·致上海上海道劉道臺、吳淞曹統領、江陰張統領、鎮江陳統領(光緒二十年十一月初六日子刻)
  
  總署初五日來電,『本日奉旨:「聞倭人攻陷旅順後,其第三隊兵已乘輪南行,尚未知其所向。現在北洋海口將凍,恐其擾及南洋。張著之洞嚴飭吳淞各口加意防守;並分電閩、浙、臺灣各督、撫,一律嚴防,勿稍松勁。欽此」』。務即細心確探,督飭各營哨、知會各兵輪認真嚴防。砲臺彈藥及槍械,皆須檢點整備。夜間尤須如意。切切。歌。
  
  ·致臺北唐撫臺(光緒二十年十一月十九日辰刻)
  
  劉鎮永福在臺得力否?現帶幾營?有舊部否?如無大益,擬調來上海,帶粵勇。現因南洋戒嚴,滬局危險,新營難恃,滬上向多粵人,或作工者、或服役者,人皆勇悍善鬥,擬招兩、三千人,惜無人統之,必需粵將。聞滬上粵人甚贊劉,其性情長短久已知,不過取其虛聲號召粵人耳。可否令其來江?統此數營,當能約束,於江南防務有益。如承允許,速示復;即當電奏。如尊意以為在臺有大用,則不必渠來,帶臺數營亦可,不帶亦可。候示復!嘯。
  
  唐撫臺來電(十一月十九日亥刻到)
  
  劉在臺,亦用其虛聲耳。公調往,可行。惟峴帥亦有調意,昨在德州來電,尚道及。劉派弁赴粵甫募成四營,往接未到。舊有兩營,僅吳鳳典二百餘人乃舊部,擬屬帶三營赴滬、三營留臺。因臺招勇甚難,劉營去必須另募,以免空虛。已電詢劉,再復。崧。效。
  
  
 浏览:305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14/6/18 11:04:25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张之洞卷 五/丛书目(二) (收藏于2014/7/3 14:31:36
张之洞卷 五/丛书目(一) (收藏于2014/7/3 14:31:36
张之洞卷四/集部(十二) (收藏于2014/7/3 14:31:36
张之洞卷四/集部(十一) (收藏于2014/7/3 14:31:36
张之洞卷四/集部(十) (收藏于2014/7/3 14:31:36
张之洞卷四/集部(九) (收藏于2014/7/3 14:31:35
张之洞卷四/集部(八) (收藏于2014/7/3 14:31:35
张之洞卷四/集部(七) (收藏于2014/7/3 14:31:35
张之洞卷四/集部(六) (收藏于2014/7/3 14:31:35
张之洞卷四/集部(五) (收藏于2014/7/3 14:31:35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张之洞劝学篇 内篇(一) (访问2682次)
张之洞劝学篇 外篇(一) (访问2050次)
张之洞书目答问卷一 经部 列朝经注经说经本考证第二(下) (访问1764次)
张之洞书目答问卷三 子部 天文算法第七 (访问1687次)
张之洞书目答问卷三 子部 农家第五 (访问1644次)
张之洞卷四/集部(十一) (访问1643次)
张之洞卷四/集部(十二) (访问1635次)
张之洞卷 五/丛书目(二) (访问1487次)
张之洞卷四/集部(五) (访问1476次)
张之洞劝学篇 内篇(二) (访问1449次)
1/2页 1 2 向后>>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