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献_中国古代文献~集部_504号馆文选__张文襄公选集 |
|
張文襄公選集二(十四)
·致龍州潘撫臺、馮軍門、王鎮臺、西營務處(光緒十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西人教我軍,與法人戰有三要義:一低槍、一散隊、一夜戰。曾告劉省帥,近來書,言行之有效;末一策尤善。月來屢勝,斬獲皆夜戰也。務望采納,總宜夜襲至要。我路熟、彼生疏,且西人夜必熟睡,分番擾之,使不得息,自困矣。豔。 ——見「全集」卷一百二十二「電牘一」。 ·致總署(光緒十一年正月初三日) 疊接潘撫及李秉衡等電:廿九日法至諒,蘇軍焚城退。桂軍現如何布置,無從深悉。馮子材現有共十營,其八營本在前敵東路;現據報,與李秉衡等商酌,止帶一營駐鎮南關招集潰勇,留一營彈壓龍州。王孝祺報:現紮關外由崖,備敵來邀擊;已屢嚴飭設謀力戰,斷不准不接仗而入關。至馮部八營,據報調回扼南關;是否潘調?已電詢。竊思馮軍原議由東路進,電奏陳明在案。若全助守關,東路門戶無阻,敵可由上思州拊東省欽、廉之背;現飭馮軍八營仍紮東路扼剿,王軍協桂軍顧南關一路。是否合宜?請旨遵行。近聞法添兵,前數日到新加坡,分赴臺、越,號稱萬四千;大約七、八千人。已飭莫善喜、陳榮輝兩軍由欽州疾進,以分敵勢。請代奏!江。 ——見「全集」卷七十三「電奏一」。 ·致總署(光緒十一年正月初六日) 上年八月朔,會彭、倪電奏『香港接濟法,我與港有通融,不敢力詰;詰之,必不能禁;禁之,徒自困』等語。十一月望接曾電:責港守局外例;洞亦以不可自困,電復阻止。乃曾不聽,逕向英外部議妥,港遂出示禁軍火。今法告各國,搜濟華軍械。如此,則海防無從措手矣。港明不濟法,其實法已租雇英、德數商船代運,且至今法兵船仍向港行;但不准多,並不能禁。即彼真禁,彼自西貢運付或日本采買,稍遲數日,於彼何損。洞購外洋軍火、槍彈甚多,為粵省及分濟各軍之用;若不能來,大局不堪設想。臺、越及各軍日日急盼苦求,無非軍火缺乏。中、法戰事,若有洋款可借,則洋軍火可買;雖相持一年,亦無慮。臺、越各省口岸,俱可維持。若無洋軍火,實難制勝;槍無彈,皆棄物矣。曾意雖善,但見其一、不見其二,未免自生荊棘。伏望鈞署速電北洋速籌一策,責成曾紀澤並許景澄、李鳳苞設法,言法未宣戰,軍火斷不准搜。至煤、糧等,亦不必深問,我尚較便。此乃中外戰事第一關鍵,乞酌裁速行。魚。 ——見「全集」卷一百二十二「電牘一」。 ·致總署(光緒十一年正月初九日申刻) 前奏准借大東公司五十萬零五千鎊,備臺、越、氣砲用。疊接曾電:『東司礙法,不願借』。茲改與匯豐議定,再借五十萬鎊,照粵借五十萬零五千鎊辦法,年息九釐,加閏;十年期。前五年還利,後五年本利並還。各省關還,各海關保,蓋粵關、粵藩印。又擬請由粵代川借鮑餉百萬兩,利息、期限、作保,與匯豐兩款同;已與倫敦議妥,鮑款詳另電奏內。如蒙允准,請敕總署照巴使電港立約提銀。法禁英借兵債,匯豐言只借一次,與商妥新借各款共一合同,分注約上。曾電:『東司勸我速定』。事急,請代奏!佳。 ·致總署(光緒十一年正月初九日申刻) 去臘廿二日奉電旨,令於借款內解二、三十萬濟鮑軍;焦急無措。查粵本省借,除還前欠本利六十萬,止得百四十萬。用鉅日久,臺、越、氣砲之五十萬鎊,軍多用急;再抽濟鮑,少分無益、多分兩誤。若不撙節勻用,以後束手。朝廷因鮑已行撤勇,不及懇籌專餉;現另借匯豐百萬兩,利息、期限、作保與現議匯豐款同。擬請旨嚴切限定鮑軍月餉數,大約每月不得過十萬,粵解借款八萬、川供二萬;加軍火各費,此款足支鮑軍一年。如數月凱撤,餘款候部撥用。此系粵代川借,款歸川還,分為十年,川力較紓;較之責川現供鉅款,尚易辦。抑歸各省關還,統請聖裁。至照巴使,只重在各關保。總之,鮑餉宜限以月、不徒限以營;不然,百萬難支數月。既慮譁潰,亦患漏卮!再川現認月解鮑若干?外省有無協款?鮑奏何日自何處啟行?帶幾營?祈敕總署查明電洞知,以便籌措。粵接黔咨,鮑於十一月廿一日自夔行。請代奏!佳。 ·致總署(光緒十一年正月十一日) 初三、初六日三次電旨恭悉。馮、王兩軍,已屢飭聽潘調度。冬臘兩月解過桂軍「士乃得」槍千五百、毛瑟各種彈百七十萬。聞諒急,電飭龍局截留唐、劉槍千濟桂;現又挪粵省用「黎意精」槍千、彈百萬並新到「士乃得」槍千、彈百萬,皆濟雲械。亦併湊解借款,提少湊墊十二萬兩分解雲、桂,惟苦道遠。去冬雇民船濟臺軍火,頭批於臘月十一日交嘉義縣收;計三批均到,有信來。現仍兼籌運械、匯餉;毛瑟聞日內可到,覓得輪即解。請代奏。真。 ——以上見「全集」卷七十三「電奏一」。 |
浏览:258 |
| ||
| ||
新增文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