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 文选
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左宗棠
中国古代文献_中国古代文献~集部_505号馆文选__左文襄公奏牍

左文襄公奏牘 奏稿(四)

左宗棠

  左文襄公奏牘 奏稿(四)
  
  ·酌籌加給閩省八營各兵米價摺(同治五年十月初八日會福建巡撫徐宗榦銜)
  
  奏為省標八營兵丁月支折色米價不敷養贍,酌籌增給以恤兵艱;恭摺奏祈聖鑑事。
  
  竊查福建省標八營兵丁應支糧米,向按雙月支給本色、單月支給折色;其應放本色者,督標中、左、右、水師四營,向系由臺配運來省,盤收福州府倉,由府移營關支。前因英夷滋事,配運維艱,奏明:將一半本色之中,再改支一半折色,每石計折價銀二兩。歷年秋季八月、冬季十二月及度歲米價,均由司給發;其餘各月,一半本色折米,仍發福州府轉給。其撫標左、右營暨福協左·右軍並軍標各營應支雙月本色,向由糧道及閩縣、侯官等縣徵收糧米項下撥給;其單月應支折色,每石祗給例價銀九錢,向在通省兵餉項下估計,內督標四營由司徑發,撫標左右營、福協左右軍暨軍標各營,均向移糧道散給。因查例價九錢,合市價每米一石不及三分之一,實屬不敷養贍。見當整頓營伍之際,臣等督同署藩司周開錫體察情形,非酌籌增給例價,實不足以資騰飽,而卹兵艱。爰議自本年三月初一日為始,凡省標八營應支折色之月,均於每米一石例價九錢外,另增給銀一兩一錢;計每米一石,合共折給銀二兩。雖於市價尚覺未敷,而比較例價已逾一倍以外。其加給銀兩不在估餉之內,司庫無可籌支;當飭暫在稅釐項下移撥關支,統由司庫徑發,毋庸解道,以省周折。所有撫標各營向領例價九錢,即在單月解道米折銀內扣除,以免轇轕。所有例價及加給銀兩,統俟裁兵加餉章程議定,分別查明屬倉本色米石是否足敷撥給,應否由司再支折色,另行分別辦理外,所有酌籌加給福建省標八營各兵米價緣由,據署福建布政使周開錫詳請具奏前來,臣等覆查無異。
  
  理合恭摺會奏,伏乞皇太后、皇上聖鑑敕部核覆施行。謹奏。
  
  軍機大臣奉旨:『戶都議奏。欽此』。
  
  ·審明武職大員子弟默錄舊文獲中詰無槍替懷挾情弊議擬摺(同治五年十月十五日)
  
  奏為遵旨審明武職大員子弟默錄舊文獲中,詰無槍替、懷挾情弊議擬;恭摺奏祈聖鑑事。
  
  竊照同治四年九月福建補行甲子科文闈鄉試榜發後,經撫臣徐宗榦及提調監試各員訪聞記名提督臺灣鎮總兵曾玉明之子曾雲登、曾雲書,均素不能文,而同科獲中,恐有情弊;經撫臣令曾玉明將子送案查訊,一面委員渡臺查提。據稟均經內渡,曾玉明延不交案;當經撫臣徐宗榦會摺奏奉諭旨:『本任臺灣鎮總兵曾玉明,著暫行革職,勒令將伊子曾雲登、曾雲書交出,解省究問;曾雲登、曾雲書,均著革去舉人,交左宗棠拘拿嚴訊,按律定擬具奏』等因,欽此。欽遵行據該革鎮曾玉明將曾雲登、曾雲書交出解省,札委場後到省未派闈差之臬司鄧廷楠暨汀漳龍道杜義山提集確審。先因供有未確,鄧廷楠因病請假、杜義山飭赴汀漳龍道本任,致未審擬詳辦;移交代辦臬司福建督糧道傅觀海提集覆審按擬解勘前來,臣親提研鞫。
  
  緣曾雲登、曾雲書均系暫革記名提督臺灣鎮總兵曾玉明親子,籍隸臺灣縣,祖籍晉江縣。曾雲登由臺灣縣學增生,遵例捐納貢生,加捐郎中;於彰化勦匪出力案內,保舉獎敘知府,藍翎。曾雲書先在嘉義縣從師受業,即由該縣應試,取進嘉義縣學附生,旋報捐員外郎,升郎中,改捐同知;於臺灣勦匪出力案內,保舉獎敘知府,花翎。均歸部銓選。同治四年九月閩省補行甲子科鄉試,曾雲登、曾雲書均由臺灣道錄科送省應試。臺屬士子,向系另編坐號,不與內地各生雜坐;曾雲登、曾雲書俱編坐調字號。適第一場首題,曾雲登、曾雲書均有舊作;次題下句。三題下二句,亦均有塾課經業師改正,時常記誦。遂各默出首題照錄,二、三題即以舊作互相參改;詩題亦套襲相仿題目,完卷出場。其二、三場,均相參酌完篇。出闈後,趁風汛渡臺。迨放榜,曾雲登中式第二十七名舉人,曾雲書中式第八十一名舉人。詰以首篇既系錄舊,二、三篇何能添湊成文?且詩題相仿者固多,又何能套襲成律?據稱:弟兄同窗,凡出課題,業師皆將書理盡心講解。題雖少出一句,尚易添湊串貫;其詩實系套仿成韻。呈驗舊錄窗課一本。核對首題委系錄舊,次、三兩題均參改舊作;究無槍替,傳遞、交通、懷挾情弊。臣猶恐供有未確,復飭司面令默寫頭場詩文,核對筆跡無訛;並出題面試,文理尚屬明順。查臺灣中卷,在通場本難出色;因按臺額取中,本較內地為易。所供並無情弊,尚屬可信。並查臺灣本無土著,內地士民寄居何縣,即在何縣應試。曾雲書供:伊本隨父寄居臺灣,因從師在嘉義縣遊學,隨在該縣應試,取進嘉義縣學附生;當時未及呈明,以故弟兄異籍,並無跨考情弊。再三究詰,堅供不移。案無遁飾,應行擬結。
  
  查例載:『應試生儒越舍與人換寫文字,發近邊充軍』;又律載:『變亂版籍者,杖八十』各等語。此案已革舉人曾雲登、曾雲書因臺屬另編坐號,乘弟兄號舍相聯·默記舊作互相參改,情關手足,與人換寫文字者,情罪有間。曾雲登先系異籍取進,除變亂版籍輕罪不議外,已革舉人曾雲登、曾雲書均應請將前保知府歸部銓選之案,一並撤銷,並拔去花翎、藍翎;均比照『應試生儒越舍與人換寫文字,發近邊充軍』例,量減一等,各擬杖一百、徒三年,定地發配,折責充役。暫革記名提督臺灣鎮總兵曾玉明,於二子默錄舊作互相參考,僥倖同中,並不自行檢舉;繼復任其避匿,延不交案,實屬有心徇庇。業經革職,應毋庸議。曾雲登等籍隸臺灣,因歷科臺屬皆另編坐號,致被聯號得以參改舊作,詰無槍替、傳遞、交通、懷挾情弊;所有監臨、提調、監試以及內外簾各員,均無失察之咎,應請免予議處。臺屬士子向由臺灣道考試,曾雲書訊系異籍取進;所有失察之道、府、縣學各員,均應查取職名,另行參處。
  
  除備錄全案供招咨部外,所有遵旨審擬緣由,謹恭摺具奏;伏乞皇太后、皇上聖鑑,敕部核覆施行。謹奏。
  
  軍機大臣奉旨:『該部議奏。欽此』。
  
  ——以上見左文襄公全集「奏稿」卷十九
  
  ·彙報閩省自咸豐二年起至同治三年六月止軍需收支數目清單摺(同治五年十月十六日會福建巡撫徐宗榦銜)
  
  奏為查明閩省自咸豐二年起、至同治三年六月止,各起軍需收支數目,彙開簡明清單,恭摺具奏,伏祈聖鑑事。
  
  竊前准戶部咨開:同治三年七月初十日,欽奉上諭:『所有同治三年六月以前各處辦理軍務未經報銷之案,准將收支總數分年、分起開具簡明清單,奏明存案,免其造冊報銷。此系破格施恩,各統兵大臣、督撫具有天良,務須督飭糧臺委員核實開報;不得因有此旨,任意影射浮冒,並著嚴禁勸捐歸補名目及私設釐卡等弊。如有前項情幣,一經發覺,除將承辦各員嚴辦外,必將統兵大臣、督撫從重治罪』等因,欽此。又奉准部咨,欽奉上諭:『同治三年六月以前各處軍需用款,責成各統兵大臣、督撫核實奏報。其中款目繁多;應如何分年、分起開報之處,各就實在情形,先行妥議章程具奏』等因,欽此。欽遵轉行飭據清理局司道將歷年各起軍需統行查明,酌擬辦理章程,經臣等會摺奏明在案。
  
  茲據該局司道會詳稱:『閩省自咸豐二年起,先後征調官兵赴援兩湖、江、浙、廣東、江西等省,並本省會匪、土匪連年滋事,加以粵逆疊竄,閩疆上下游遍被蹂躪十年,以後兼援勦浙省踞逆,計截至同治三年六月止,十餘年之中無歲不有軍務。所用軍需,由司局核發者,均系隨時詳明開支;其由統兵大員隨營臺局支用並各府州、縣辦理防勦供應過境兵差夫價等項,亦係由局核實查銷,確有案據。見照前議章程,分起逐一釐查。內咸豐二年起、至六年二月止第一案,實用各款銀三百五十一萬四千九十六兩二錢四分九釐;又自六年起、至九年底止第二案,實用各款銀六百九十一萬四千三百四十七兩三錢二分三釐;十年至十一年底止第三案,實用各款銀一百八十四萬五百四十六兩二錢六分九釐;同治元年至三年六月底止第四案,實用各款銀一百五萬九千五百九十一兩四錢二釐;又自咸豐十年至同治二年援浙一案,實用銀四百一十三萬一千七十七兩八錢六分四釐;又咸豐三年臺匪林供一案,實用銀九十萬二千八百四十四兩一錢四分一釐。以上六案,統共用銀一千八百三十六萬二千五百三兩二錢四分八釐。又同治元年二次勦辦臺屬戴萬生一案,內地撥解軍餉銀九十萬三百九十七兩五錢六分六釐;又援浙案內撥解臺灣招募臺勇安家等銀四萬九千一百四十二兩七錢四分八釐,應俟臺灣道、府將支銷款目造冊送到,再行核辦。今將內地撥解前銀,先行附報。又捐輸軍餉案內撥給二成團練經費暨上游各屬護商經費共銀十二萬三千二百八十一兩五分八釐,又撥解外省協餉二百八十一萬五百一十二兩一錢二分,均應歸案開報。連前六案,統共銀二千二百二十四萬五千八百三十六兩七錢四分;內由司庫撥用一千七百七萬九百九十八兩二錢七釐,由軍營糧臺支應局提撥及各府州、縣庫動用銀二百五十七萬四千四百四十四兩二錢七分七釐九毫,內地、臺灣各營屬尚墊用未領銀二百六十六萬七千八百一兩五錢九分一毫。查營屬各員墊用銀兩,應查照原挪,係三年六月以前交代庫款,准其分別支收清款;七月以後款目,概不準領抵。如尚有長餘,當此庫款支絀,應請毋庸再行發還。又各員長領,應歸七月以後軍需造報銀三萬九千七百六十五兩一錢一分;又各員長領核減,應追銀二萬七千六百四十二兩二錢二分五釐。內在閩人員,請俟奉旨之日,勒限三個月追完報部撥用;業已離閩人員,分咨各原籍勒限追完,咨報銷案。所有前六案軍需支用銀數,均系查照歷任局司道核銷案據核實開報,不敢絲毫浮冒,均有文領、檔冊可稽。又各案內有各營弁兵借支俸餉、行裝一款,因各營均有欠餉未經扣還,應請歸於欠餉案內分別扣收造報』等情;詳請具奏前來,臣等覆核無異。
  
  除將送到清冊咨送軍機處、戶部備查外,謹繕具四柱簡明清單,恭呈御覽;伏乞皇太后、皇上聖鑑訓示。謹奏。
  
  
  
 浏览:201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14/6/13 10:43:38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左宗棠附錄 左文襄公神道碑吳汝綸 (收藏于2014/6/13 10:43:38
左宗棠附錄 國史本傳(三) (收藏于2014/6/13 10:43:38
左宗棠附錄 國史本傳(二) (收藏于2014/6/13 10:43:38
左宗棠附錄 國史本傳(一) (收藏于2014/6/13 10:43:38
左宗棠左文襄公奏牘 書牘(五) (收藏于2014/6/13 10:43:38
左宗棠左文襄公奏牘 書牘(四) (收藏于2014/6/13 10:43:38
左宗棠左文襄公奏牘 書牘(三) (收藏于2014/6/13 10:43:38
左宗棠左文襄公奏牘 書牘(二) (收藏于2014/6/13 10:43:38
左宗棠左文襄公奏牘 書牘(一) (收藏于2014/6/13 10:43:38
左宗棠左文襄公奏牘 奏稿(十二) (收藏于2014/6/13 10:43:38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左宗棠附錄 左文襄公神道碑吳汝綸 (访问1048次)
左宗棠附錄 國史本傳(一) (访问752次)
左宗棠附錄 國史本傳(二) (访问733次)
左宗棠左文襄公奏牘 奏稿(十二) (访问662次)
左宗棠左文襄公奏牘 奏稿(八) (访问639次)
左宗棠左文襄公奏牘 奏稿(十) (访问590次)
左宗棠左文襄公奏牘 奏稿(一) (访问570次)
左宗棠左文襄公奏牘 書牘(三) (访问543次)
左宗棠左文襄公奏牘 書牘(四) (访问480次)
左宗棠左文襄公奏牘 書牘(一) (访问474次)
1/2页 1 2 向后>>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