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 文选
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柳哲姓氏寻根网(柳下惠纪念馆)__黄庭坚
柳哲姓氏寻根网(柳下惠纪念馆)
中国古代文献_中国古代文献~集部_293号馆文选__黄庭坚词

黄庭坚词(二)

黄庭坚

  黄庭坚词(二)
  
  转调丑奴儿①
  
  得意许多时。长醉赏、月影花枝。暴风狂雨年年有,金笼锁定,莺雏燕友,不被鸡欺②。  红旆转逶迤③。悔无计、千里追随。再来应绾泸南印④,而今目下,恓惶怎向,日永春迟⑤。
  
  【注释】
  ①约作于路过泸州去戎州之时,即元符元年五月间。
  ②“金笼”三句:欧阳修《画眉鸟》:“始知锁向金笼听。”此处“金笼”三句谓身为官妓,不为俗人所行。
  ③“红旆”句:言主人转任他处。
  ④绾:系。
  ⑤恓惶:烦恼不安。春迟:《诗·豳风·七月》:“春日迟迟。”
  
  品令
  
  送黔守曹伯达供备①
  败叶霜天晓。渐鼓吹、催行棹。栽成桃李未开,便解银章归报②。去取麒麟图画③,要及年少。  劝公醉倒。别语怎向醒时道。楚山千里暮云④,正锁离人情抱。记取江州司马,坐中最老⑤。
  
  【注释】
  ①作于黔州,时在绍圣三年仲秋之后,元符元年正月以前。
  ②银章:银质官印。《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凡吏秩比二千石以上,皆银印青缓。”颜注:“《汉官仪》云:银印背龟钮,其文曰章,谓刻曰某官之章也。”
  ③麒麟图画:汉武帝在未央宫建麒麟阁,宣帝甘露三年画功臣霍光、苏武等十一人像于其上。(见《汉书·苏建传》)
  ④千里暮云:王维《观猎》:“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⑤江州司马:白居易《琵琶行》:“坐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踏莎行①
  
  画鼓催春,蛮歌走饷②。雨前一焙谁争长。低株摘尽到高株,株株别是闽溪样③。  碾破春风④,香凝午帐。银瓶雪滚翻成浪。今宵无睡酒醒时,摩围影在秋江上⑤。
  
  【注释】
  ①作于黔州贬所。
  ②走饷:到田间送饭。
  ③闽溪:指福建。福建武夷山一带,茶品甚好。
  ④碾破春风:碾茶。
  ⑤摩围:摩围山。《全宋词》校:“围原误作‘园’,据宋本《琴趣》改。”案:当作“围”。作者《与大主簿三十书》云:“蜀人呼天为围,此阁临江,正对摩围峰也。”
  
  又
  
  临水夭桃①,倚墙繁李。长杨风掉青骢尾②。尊中有酒且酬春,更寻何处无愁地。  明日重来,落花如绮。芭蕉渐展山公启③。欲笺心事寄山公④,教人长对花前醉。
  
  【注释】
  ①夭桃:《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毛传:“桃,有华之盛者,夭夭,其少壮也。”
  ②“长杨”句:谓风吹垂杨摆动似青骢马尾一般。
  ③山公:指晋醉酒之山简。
  ④笺:写信。
  
  定风波
  
  次高左藏韵①
  自断此生休问天②。白头波上泛孤船。老去文章无气味。憔悴。不堪驱使菊花前③。  闻道使君携将吏④。高会。参军吹帽晚风颠⑤。千骑插花秋色暮。归去。翠娥扶入醉时肩⑥。
  
  【注释】
  ①约作于绍圣四年秋,时在黔州贬所。高左藏:山谷元符正月十二日《致泸帅王补之》:“前守曹供备已解官去,新守高羽左藏,丹之弟也。”左藏,左藏库使,官名。
  ②自断:自己决断。
  ③驱使:指作诗。菊花前:设宴赏菊。
  ④将吏:指文武官员。
  ⑤吹帽:《晋书·孟嘉传》:(嘉)后为征西桓温参军,温甚重之。九月九日,温宴龙山……有风至,吹嘉帽堕地,嘉不觉之。”作者将高左藏比作大参军孟嘉。
  ⑥翠娥:指美人。
  
  又
  
  次高左藏使君韵①
  万里黔中一漏天②。屋居终日似乘船③。及至重阳天也霁。催醉。鬼门关外蜀江前④。  莫笑老翁犹气岸⑤。君看。几人黄菊上华颠⑥。戏马台南追两谢⑦。驰射。风流犹拍古人肩⑧。
  
  【注释】
  ①作于绍圣四年重九,时在黔州贬所。
  ②漏天:黔中多雨,人称天漏。白居易《多雨春过空》:“浸淫似漏天。”
  ③乘船:言多雨,屋室如船。
  ④鬼门关:在奉节县东,两山相夹如门关。蜀江:即流经黔州的乌江。
  ⑤气岸:气度傲岸。李白《流夜郎赠辛判官》:“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
  ⑥“几人”句:古俗重阳日簪菊。杜牧《九日齐山登高》:“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华颠:谓头发花白。
  ⑦戏马台:又称项羽掠马台,在徐州市。两谢:即谢瞻、谢灵运。
  ⑧“风流”句:郭璞《游仙诗》:“左挹浮丘袖,右拍洪岸肩。”
  
  又
  
  荔枝①
  晚岁监州闻荔枝②。赤英垂坠压阑枝③。万里来逢芳意歇。愁绝。满盘空忆去年时。  涧草山花光照坐。春过。等闲桃李又累累。辜负寒泉浸红皱④。消瘦。有人花病损香肌。
  
  【注释】
  ①约作于黔州安置期间。
  ②监州:官名,通判的别称。
  ③阑枝:残枝。
  ④红皱:此指往年的干荔枝。
  
  又
  
  准拟阶前摘荔枝①。今年歇尽去年枝。莫是春光厮料理②。无比。譬如痎虐有休时③。  碧甃朱栏情不浅。何晚。来年枝上报累累。雨后园林坐清影。苏醒。红裳剥尽看香肌④。
  
  【注释】
  ①准拟:约定。
  ②厮:相。料理:安排。
  ③痎虐(jiēnüè):虐疾。
  ④“红裳”句:谓剥食荔枝。
  
  鹊桥仙
  
  次东坡七夕韵①
  八年不见,清都绛阙②,望河汉、溶溶漾漾③。年年牛女恨风波④,拚此事、人间天上。  野麋丰草,江鸥远水,老去惟便疏放。百钱端欲问君平⑤,早晚具、归田小舫。
  
  【注释】
  ①作于元符元年七月,时至戎州不久。山谷因元祐六年六月持母丧回家,未再返京。
  ②清都绛阙:皇帝所居的京城。清都本指天帝居住之宫,绛阙指宫门。
  ③溶溶漾漾:波光浮动。
  ④牛女:牛郎织女。
  ⑤“百钱”句:汉蜀郡严君平卜筮于成都市,日得百钱辄闭肆下帘读《老子》(见《汉书·王吉传序》)。
  
  又
  
  席上赋七夕
  朱楼彩舫,浮瓜沉李①,报答风光有处②。一年尊酒暂时同,别泪作、人间晓雨。  鸳鸯机综③,能令侬巧,也待乘槎仙去④。若逢海上白头翁,共一访、痴牛騃女⑤。
  
  【注释】
  ①浮瓜沉李:魏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六月中别无时节,往往风亭水榭,峻宇高楼,雪槛冰盘,浮瓜沉李,流杯曲沼,苞酢新荷,远迩笙歌,通宵而罢。”
  ②有处:有所安排。
  ③鸳鸯机综:绣具。
  ④乘槎仙去:张华《博物志》卷十:“旧说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浮槎来去,不失期。
  ⑤痴牛騃女:痴情的牛郎织女。苏轼《鹊桥仙·七夕》:“缑山仙子,高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
  
  阮郎归①
  
  黔中桃李可寻芳。摘茶人自忙。月团犀胯斗圆方②。研膏入焙香③。  青箬裹,绛纱囊④。品高闻外江⑤。酒阑传碗舞红裳。都濡春味长⑥。
  
  【注释】
  ①作于黔州贬所。
  ②月团:茶名,唐卢仝《茶歌》:“手阅月团三百斤。”
  ③研膏:参见黄庭坚《满庭芳》“北苑春风”。
  ④青箬裹,绛纱囊:此言茶的包装。
  ⑤外江:水名,在湖北省枝江县东,或非确指,泛言黔中好茶,誉传峡外也。⑥濡:染。
  
  又
  
  效福唐独木桥体作茶词
  烹茶留客驻金鞍。月斜窗外山。别郎容易见郎难①。有人思远山②。  归去后,忆前欢。画屏金博山③。一杯春露莫留残。与郎扶玉山。
  【注释】
  ①“别郎”句:李商隐《无题》:“别时容易见时难。”
  ②思远山:思念女子。旧题刘歆《西京杂记》:“(卓)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
  ③金博山:铜铸的博山香炉。
  
  更漏子
  
  余甘汤①
  庵摩勒,西土果。霜后明珠颗颗。凭玉兔,捣香尘②。称为席上珍。  号余甘,争奈苦③。临上马时分付。管回味,却思量。忠言君试尝。
  
  【注释】
  ①余甘:橄榄的别名,梵名庵摩勒。
  ②玉兔:月宫有捣药的玉兔。香尘:《三藏·法数》:“旃檀沉水,饮食之香,及男女身分所有香等,是名香尘。”
  ③争奈:怎奈。
  
  绣带子
  
  张宽夫园赏梅①
  小院一枝梅②。冲破晓寒开。晚到芳园游戏,满袖带香回。  玉酒覆银杯。尽醉去、犹待重来。东邻何事,惊吹怨笛,雪片成堆③。
  
  【注释】
  ①作于黔州贬所。
  ②一枝梅:《荆州记》:“陆凯与范晔相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并赠花诗。”
  ③“东邻”三句:暗用李白《与史郎中以黄鹤楼吹笛》:“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诗意。笛曲有《梅花落》。
  
  撼庭竹
  
  宰太和日吉州城外作①
  呜咽南楼吹落梅②。闻鸦树惊栖。梦中相见不多时。隔城今夜也应知。坐久水空碧,山月影沉西。  买个宅儿住著伊。刚不肯相随。如今果被天瞋作③,永落鸡群被鸡欺。空恁可怜伊④。风日损花枝。(以上二十七首《山谷琴趣外篇》卷一)
  
  【注释】
  ①作于太和任上。山谷自元丰四年出宰太和,元丰六年秋任满。吉州:今江西吉安。太和县属吉州。
  ②落梅:梅花落曲。
  ③瞋:责怪。
  ④空恁:白白这样。
  
  减字木兰花
  
  春
  余寒争令①。雪共蜡梅相照影。昨夜东风。已出耕牛劝岁功②。  阴云幂幂③。近觉去天无几尺。休恨春迟。桃李梢头次第知。
  
  【注释】
  ①令:节令。
  ②劝:勉力。岁功:本指为得丰收而进行的春耕等农事,后多言收成。
  ③幂幂:深浓。
  
  又
  
  距施州二十里,张仲谋遣骑相迎,因送所和乐府来,且约近郊相见,复用前韵先往①。
  使君那里。千骑尘中依约是。拂我眉头。无处重寻庾信愁②。  山云弥漫。夹道旌旗联复断。万事茫茫,分付澄波与烂肠③。
  
  【注释】
  ①作于绍圣二年春,时在赴黔州途中路过施州。张仲谋名询,为山谷任叶县尉时旧交,此时任施州(今湖北恩施)知州,故曰使君。
  ②庾信愁:北周诗人庾信遭逢国乱、羁于北国,思念故国,赋《愁赋》以寄愁思。
  ③分付:交付。
  
  又
  
  登巫山县楼作①
  襄王梦里②,草绿烟深何处是。宋玉台头。暮雨朝云几许愁。  飞花漫漫,不管羁人肠欲断③。春水茫茫,欲席南陵更断肠④。
  
  【注释】
  ①绍圣二年春途经巫山县作。
  ②“襄王”句:用楚襄王梦游高唐典。
  ③羁人:被拘管的人,作者自指。
  ④南陵:山名,一名向南山,在巫山县南。陆游《入蜀记》:“南陵山陵高大,有路如线,盘屈出绝顶,谓之一百八盘。”
  
  又①
  
  巫山古县,老杜淹留情始见②。拨闷题诗③。千古神交世不知。  云阳台下④,更值清明风雨夜。知道愁辛,果是当时作赋人。
  
  【注释】
  ①与上首同时作。
  ②老杜淹留:杜甫于大历元年居夔州至三年出峡,居夔期间多写关心时事、自伤漂泊之诗。
  ③拨闷:泄闷。
  ④云阳台:指云梦之台。
  
  又
  
  和赵文仪①
  诗翁才刃②,曾陷文场貔虎阵③。谁敢当哉。况是焚舟决胜来④。  三巴春杪⑤,客馆梦回风雨晓。胸次峥嵘,欲共涛头赤甲平⑥。
  
  【注释】
  ①同上首同时作。赵文仪,生平待考。
  ②才刃:犹言才锋。
  ③“曾陷”句:谓曾争胜科场。貔虎:猛兽,喻科场竞争之烈。
  ④焚舟:《左传·文公三年》:“秦伯伐晋,济河焚舟。”喻决死取胜。
  ⑤三巴:四川东部地区。春杪:春暮。杪,枝的末端。
  ⑥赤甲:山名,在奉节县东,面临大江,杜甫《黄草》诗:“黄草峡西船不归,赤甲山下人行稀。”
  
  又①
  
  苍崖万仞,下有奔雷千百阵②。自古危哉。谁遣西园么来③。  猿啼云杪④,破梦一声巫峡晓。苦唤愁生,不是西园作么平⑤。
  
  【注释】
  ①同上首同时作。
  ②奔雷:比喻峡中涛声。
  ③西园:曹丕在邺都所建园林,后泛指高贵园林。
  ④云杪:云端。
  ⑤作么:为什么。
  
  又
  
  私情
  终宵忘寐,好事如何犹尚未。子细沉吟①。珠泪盈盈湿袖襟。  与君别也,愿在郎心莫暂舍②。记取盟言③,闻早回程却再圆。
  
  【注释】
  ①子细:仔细,此指悄悄的。沉吟:深思。
  ②暂:暂时,犹言片刻。
  ③盟言:盟誓之言。
  
  又
  
  丙子仲秋,奉陪黔阳曹使君伯达玩月,作减字木兰花,兼简施州张使君仲谋①。
  中秋多雨,常是尊罍狼藉去②。今夜云开,须道娥得得来③。  不知云外,还有清光同此会。笛在层楼,声彻摩围顶上头④。
  
  【注释】
  ①作于绍圣三年仲秋,时在黔州贬所。简:寄。
  ②尊罍狼藉:杯盘狼藉。
  ③须道:定道。
  ④摩围:山名,是黔州众山中最高者。
  
  又①
  
  中秋无雨,醉送月衔西岭去②。笑口须开,几度中秋见月来。  前年江外,儿女传杯兄弟会③。此夜登楼,小谢清吟慰白头④。
  
  【注释】
  ①与上首同时作。
  ②月衔西岭:月落西山。
  ③江外:外江,下江。绍圣元年四月,哲宗掌政,宰相章对黄庭坚所修《神宗实录》不满,召入朝勘问。黄庭坚六月离分宁,八月过彭泽。大临、弟叔达来会于芜湖。
  ④小谢:南朝齐代诗人谢。
  
  又①
  
  浓云骤雨,巫峡有情来又去②。今夜天开,不与姮娥作伴来。  清光无外③,白发老人心自会。何处歌楼,贪看冰轮不转头④。
  
  【注释】
  ①同上首同时作。
  ②“浓云”二句:暗用巫山神女事。
  ③无外:无不到之处。《管子·版法解》:“凡人召者,覆载万民而兼有之,天覆而无外也。”
  ④冰轮:圆月。苏轼《宿九仙山》诗:“半夜老僧呼客起,云峰缺处涌冰轮。”
  
  又
  
  丙子仲秋黔守席上,客有举岑嘉州中秋诗曰:“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因戏作①。
  举头无语,家在月明生处住②。拟上摩围,最上峰头试望之。  偏怜络秀,苦淡同甘谁更有③。想见牵衣④,月到愁边总不知。
  
  【注释】
  ①与上首同时作。序中岑嘉州诗应是杜甫五律《月夜》的前半。
  ②举头: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明生处:明月升起的地方。黄庭坚故乡是洪州分宁,在黔州之东,故有是言。
  ③络秀:晋安东将军周浚出猎遇雨,止李络秀家,强求络秀为妾,父兄不允,秀曰:“门户殄瘁,何惜一女?若连姻贵族,将来或大益。”归浚。后生顗、嵩、谟,皆列显位(见《世说新语·贤媛》)、《晋书·周母李氏传》)。此处络秀指作者妾。
  ④牵衣:儿女牵衣。
  
  又
  
  戏答①
  
  月中笑语,万里同依光景住。天水相围②,相见无因梦见之。  诸儿娟秀③,儒学传家渠自有④。自作秋衣,渐老先寒人未知。
  
  【注释】
  ①与上首同时作。
  ②天水相围:言黔地多山、多水,难与外地交通。
  ③娟秀:优秀。
  ④“儒学”句:家里早有儒学传家的传统。渠:他。
  
  又
  
  用前韵示知命弟①
  当年夜雨,头白相依无去住②。儿女成围,欢笑尊前月照之。  阿连高秀③,千万里来忠孝有。岂谓无衣④,岁晚先寒要弟知。
  
  【注释】
  ①约与上首同时作。
  ②头白相依:此时山谷已五十多岁,知命约四十多,都已白头。无去住:漂泊无定。
  ③阿连:盖知命之子。
  ④岂谓无衣:《诗·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浏览:930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14/6/11 17:14:39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黄庭坚黄庭坚诗全集(一百五五) (收藏于2014/7/14 16:30:42
黄庭坚黄庭坚诗全集(一百五四) (收藏于2014/7/14 16:30:42
黄庭坚黄庭坚诗全集(一百五三) (收藏于2014/7/14 16:30:42
黄庭坚黄庭坚诗全集(一百五二) (收藏于2014/7/14 16:30:42
黄庭坚黄庭坚诗全集(一百五一) (收藏于2014/7/14 16:30:42
黄庭坚黄庭坚诗全集(一百五) (收藏于2014/7/14 16:30:42
黄庭坚黄庭坚诗全集(一百四九) (收藏于2014/7/14 16:30:42
黄庭坚黄庭坚诗全集(一百四八) (收藏于2014/7/14 16:30:42
黄庭坚黄庭坚诗全集(一百四七) (收藏于2014/7/14 16:30:42
黄庭坚黄庭坚诗全集(一百四六) (收藏于2014/7/14 16:30:42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黄庭坚黄庭坚诗全集(一百三六) (访问1241次)
黄庭坚黄庭坚词附錄(二) (访问1228次)
黄庭坚山谷詞(六) (访问1161次)
黄庭坚黄庭坚诗全集(一百五二) (访问988次)
黄庭坚黄庭坚词(八) (访问970次)
黄庭坚黄庭坚诗全集(一百五三) (访问960次)
黄庭坚黄庭坚诗全集(一百五四) (访问959次)
黄庭坚黄庭坚词(二) (访问931次)
黄庭坚黄庭坚诗全集(三十三) (访问815次)
黄庭坚黄庭坚诗全集(三十二) (访问746次)
1/2页 1 2 向后>>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