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明代人物__医中之圣李时珍
明代人物
87号馆文选__本草纲目__草部第十八卷

草部第十八卷 草之七 紫葳

李时珍

  草部第十八卷\草之七
  <篇名>紫葳
  内容:(《本经》中品)【校正】自木部移入此。
  【释名】凌霄(苏恭)、陵苕(《别录》)、陵时(郭璞)、女葳(甄权)、茇华(《别录》)、武威(《吴普》)、瞿陵(《吴普》)、鬼目时珍曰∶俗谓赤艳曰紫葳葳,此花赤艳,故名。附木而上,高数丈,故曰凌霄。
  【正误】弘景曰∶是瞿麦根,方用至少。《博物志》云∶郝晦行太行山北,得紫葳华。
  必当奇异,今瞿麦处处有之,不应乃在太行山。
  恭曰∶紫葳、瞿麦皆《本经》药,体性既乖,生处亦不相关。《尔雅》云∶苕,一名陵苕。
  郭璞注云∶一名陵时。又名凌霄,此为真也。
  颂曰∶孔颖达《诗疏》亦云∶苕,一名陵时。今本草无陵时之名,惟鼠尾草有之。岂所传不同,抑陶、苏之误耶?时珍曰∶按吴氏《本草》∶紫葳,一名瞿陵。陶弘景误作瞿麦字尔。鼠尾止名陵翘,无陵时,苏颂亦误矣。并正之。
  【集解】《别录》曰∶紫葳生西海川谷及山阳。
  恭曰∶此凌霄花也。连茎叶用。《诗》云∶有苕之华,云其黄矣。《尔雅》云∶陵苕∶黄华, ,白华茇。山中亦有白花者。
  颂曰∶今处处皆有,多生山中,人家园圃亦或栽之。初作蔓生,依大木,久延至巅。
  其花黄赤,夏中乃盛。今医家多采花干之,入女科药用。
  时珍曰∶凌霄野生,蔓才数尺,得木而上,即高数丈,年久者藤大如杯。春初生枝,一枝数叶,尖长有齿,深青色。自夏至秋开花,一枝十余朵,大如牵牛花,而头开五瓣,赭黄色,有细点,秋深更赤。八月结荚如豆荚,长三寸许,其子轻薄如榆仁、马兜铃仁。其根长亦如兜铃根状,秋后采之,阴干。
  \x花\x(根同)【气味】酸,微寒,无毒。普曰∶神农、雷公、岐伯∶辛;扁鹊∶苦、咸;黄帝∶甘,无毒。
  权曰∶畏卤碱。
  时珍曰∶花不可近鼻闻,伤脑。花上露入目,令人昏蒙。
  【主治】妇人产乳余疾,崩中,症瘕血闭,寒热羸瘦,养胎(《本经》)。产后奔血不定,淋沥,主热风风痫,大小便不利,肠中结实(甄权)。酒渣热毒风刺风,妇人血膈游风,崩中带下(大明)。
  \x茎叶\x【气味】苦,平,无毒。
  【主治】痿 ,益气(《别录》)。热风身痒,游风风疹,瘀血带下。花及根功同(大明)。
  治喉痹热【发明】时珍曰∶凌霄花及根,甘酸而寒,茎叶带苦,手足厥阴经药也。行血分,能去血中伏火。故主产乳崩漏诸疾,及血热生风之证也。
  【附方】旧一,新十三。
  妇人血崩∶凌霄花为末。每酒服二钱,后服四物汤。(《丹溪纂要》)粪后下血∶凌霄花浸酒频饮之。(《普济方》)消渴饮水∶凌霄花一两,捣碎,水一盏半,煎一盏,分二服。(《圣济录》)日内,小儿无故口青不饮乳∶用凌霄花、大蓝叶、芒硝、大黄等分,为末,以羊髓和丸梧子大。每研一丸,以乳送下,便可吃乳。热者可服,寒者勿服。昔有人休官后云游湖湘,修合此方,救危甚多。(《普济方》)久近风痫∶凌霄花或根叶为末。每服三钱,温酒下。服毕,解发不住手梳,口噙冷水,温则通身风痒∶凌霄花为末,酒服一钱。(《医学正传》)大风疠疾∶《洁古家珍》∶用凌霄花五钱,地龙(焙)、僵蚕(炒)、全蝎(炒)各七个,为末。
  每服二钱,温酒下。先以药汤浴过,服此出臭汗为效。《儒门事亲》∶加蝉蜕。五品各九个,作一服。
  鼻上酒渣∶王 《百一选方》∶用凌霄花、山栀子等分,为末。每茶服二数日除根。临川曾子仁用之有效。《杨氏家藏方》∶用凌霄花半两,硫黄一两,胡桃四个,腻粉一钱,研膏,生绢包揩。
  发歇不定,田野名悲羊疮∶用凌霄花并叶煎汤,日日洗之。(杨仁斋《直指方》)。
  妇人阴疮∶紫葳为末,用鲤鱼脑或胆调搽。(《摘玄方》)耳卒聋闭∶凌霄叶。杵取自然汁,滴之。(《斗门方》)女经不行∶凌霄花为末。每服二钱,食前温酒下。(《徐氏胎产方》)【附录】骨路支(拾遗)。《藏器》曰∶味辛,平,无毒。主上气浮肿,水气呕逆,妇人崩中,余血症瘕,杀三虫。生昆仑国。苗似凌霄藤,根如青木香。越南亦有。一名飞藤。
  
 浏览:295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14/6/10 14:59:21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堇 (收藏于2014/6/10 15:00:39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水 (收藏于2014/6/10 15:00:39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胡萝卜 (收藏于2014/6/10 15:00:39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胡荽 (收藏于2014/6/10 15:00:39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邪蒿 (收藏于2014/6/10 15:00:39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茼蒿 (收藏于2014/6/10 15:00:38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干姜 (收藏于2014/6/10 15:00:37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生姜 (收藏于2014/6/10 15:00:37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莱菔 (收藏于2014/6/10 15:00:34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芜菁 (收藏于2014/6/10 15:00:33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上下五千年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访问2154次)
李时珍草部第十八卷 草之七 千岁 (访问2114次)
佚 名李时珍纪念馆(访问2035次)
佚 名李时珍与《本草纲目》(访问2030次)
神农网“医中之圣”李时珍(访问1896次)
佚 名中国医药学家——李时珍(访问1828次)
佚 名李时珍与瑞香花(访问1695次)
佚 名古代笑话·名医戏官(访问1616次)
佚 名李时珍寄巧试药性(访问1584次)
佚 名李时珍的研究方法(访问1479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柳艾群文选评论(评论于2016/5/13 18:38:29
访客点评9546号文选(评论于2007/12/14 12:26:17
访客我捐了大观本草柯逢时编著原本中南图书馆(评论于2007/8/4 19:58:01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明代人物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