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明代人物__医中之圣李时珍
明代人物
87号馆文选__本草纲目__草部第十八卷

草部第十八卷 草之七 复盆子

李时珍

  草部第十八卷\草之七
  <篇名>复盆子
  内容:(《别录》上品)【校正】自果部移入此。
  【释名】 (《尔雅》。音奎)、 (《尔雅》)、西国草(《图经》)、毕楞伽(《图经》)、大麦莓当之曰∶子似复盆之形,故名之。
  宗 曰∶益肾脏,缩小便,服之当覆其溺器,如此取名也。
  时珍曰∶五月子熟,其色乌赤,故俗名乌 、大麦莓、插田 ,亦曰栽秧 。甄权《本草》一名马 ,【集解】《别录》曰∶五月采。
  藏器曰∶佛说苏密那花点灯,正言此花也。其类有三种,以四月熟,状如复盆子,味甘美者为是,余不堪入药。今人取茅莓当复盆,误矣。
  宗 曰∶处处有之,秦州、永兴、华州尤多。长条,四、五月红熟,山中人及时采来卖。
  其味酸甘,外如荔枝,大如樱桃,软红可爱。失时则就枝生蛆,食之多热。收时五、六分熟便可采,烈日曝干。今人取汁作煎为果。采时着水,则不堪煎。
  时珍曰∶蓬 子以八、九月熟,故谓之割田 。复盆以四、五月熟,故谓之插田 ,正与《别录》五月采相合。二 熟时色皆乌赤,故能补肾。其四、五月熟而色红者,乃 田也,不入【正误】诜曰∶复盆江东名悬钩子,大小形状气味功力同。北土无悬钩,南地无复盆,是土地有前后生,非两种物也。
  钩色红赤,功亦不同,今正之。
  【修治】诜曰∶复盆子五月采之,烈日曝干。不尔易烂。
  雷曰∶凡使,用东流水淘去黄叶并皮蒂,取子以酒拌蒸一宿,以东流水淘两遍,又晒干方用。
  时珍曰∶采得捣作薄饼,晒干密贮,临时以酒拌蒸尤妙。
  【气味】甘,平,无毒。权曰∶甘、辛,微热。
  【主治】益气轻身,令发不白(《别录》)。补虚续绝,强阴健阳,悦泽肌肤,安和五脏,温中益力,疗痨损风虚,补肝明目。并宜捣筛,每旦水服三钱痿能令坚长。女子食之有子(权)。食之令人好颜色。榨汁涂发不白(藏器)。益肾脏,缩小便。
  取汁同少蜜煎为稀膏,点服,治肺气虚寒(宗 )。
  【发明】时珍曰∶复盆、蓬 ,功用大抵相近,虽是二物,其实一类而二种也。一早熟,一晚熟,兼用无妨,其补益与桑椹同功。若树莓则不可混采者也。
  【附方】新一。
  \x叶\x【气味】微酸、咸,平,无毒。
  【主治】 绞取汁,滴目中,去肤赤,出虫如丝线(藏器)。明目止泪,收湿气(时珍)。
  【发明】颂曰∶按崔元亮《海上集验方》∶治目暗不见物,冷泪浸淫不止,及青盲、天行目暗等疾。取西国草,一名毕楞伽,一名复盆子,日曝干,捣极细,以薄绵裹之,用饮男乳汁浸,如人行八九里久。用点目中,即仰卧。不过三物。
  时珍曰∶按∶洪迈《夷坚志》云∶潭州赵太尉母病烂弦疳眼二十年。有老妪云∶此中有虫,吾当除之。入山取草蔓叶,咀嚼,留汁入筒中。还以皂纱蒙眼,滴汁渍下弦。转盼间虫从纱上出,数日下弦干。复如法滴上弦,又得虫数十而愈。后以治人多验,乃复盆子叶也,盖治眼妙品。
  【附方】新二。牙疼点眼∶用复盆子嫩叶捣汁,点目 三、四次,有虫随眵泪出成块也。
  无新叶,干者煎浓汁亦可。即大麦莓也。(《摘玄方》)疮溃烂∶复盆叶为末。用酸浆水洗后掺之,日一次,以愈为度。(《直指方》)\x根\x【主治】痘后目翳,取根洗捣,澄粉日干,蜜和少许,点于翳疔上,日二、三次自散。
  百日内治之,久即难疗(时珍。《活幼口议》)。
  
 浏览:255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14/6/10 14:59:16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堇 (收藏于2014/6/10 15:00:39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水 (收藏于2014/6/10 15:00:39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胡萝卜 (收藏于2014/6/10 15:00:39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胡荽 (收藏于2014/6/10 15:00:39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邪蒿 (收藏于2014/6/10 15:00:39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茼蒿 (收藏于2014/6/10 15:00:38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干姜 (收藏于2014/6/10 15:00:37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生姜 (收藏于2014/6/10 15:00:37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莱菔 (收藏于2014/6/10 15:00:34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芜菁 (收藏于2014/6/10 15:00:33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上下五千年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访问2153次)
李时珍草部第十八卷 草之七 千岁 (访问2114次)
佚 名李时珍纪念馆(访问2035次)
佚 名李时珍与《本草纲目》(访问2029次)
神农网“医中之圣”李时珍(访问1895次)
佚 名中国医药学家——李时珍(访问1827次)
佚 名李时珍与瑞香花(访问1694次)
佚 名古代笑话·名医戏官(访问1615次)
佚 名李时珍寄巧试药性(访问1583次)
佚 名李时珍的研究方法(访问1478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柳艾群文选评论(评论于2016/5/13 18:38:29
访客点评9546号文选(评论于2007/12/14 12:26:17
访客我捐了大观本草柯逢时编著原本中南图书馆(评论于2007/8/4 19:58:01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明代人物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