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明代人物__医中之圣李时珍
明代人物
87号馆文选__本草纲目__果部第三十三卷

果部第三十三卷 果之六 芡实

李时珍

  果部第三十三卷\果之六
  <篇名>芡实
  内容:(音俭。《本经》上品)【释名】鸡头(《本经》)、雁喙(同)、雁头(《古今注》)、鸿头(韩退之)、鸡雍(《庄子》)、卯菱(《管子》)、 子(音唯)、水流黄。
  弘景曰∶此即今 子也。茎上花似鸡冠,故名鸡头。
  颂曰∶其苞形类鸡、雁头,故有诸名。
  时珍曰∶芡可济俭歉,故谓之芡。鸡雍见《庄子·徐无鬼篇》。卯菱见《管子·五行篇》。
  扬雄《方言》云∶南楚谓之鸡头,幽燕谓之雁头,徐、青、淮、泗谓之芡子。其茎谓之 ,亦曰 。郑樵《通志》以钩 为芡,误矣。钩 ,陆生草也,其茎可食。水流黄见下。
  【集解】《别录》曰∶鸡头实生雷泽池泽。八月采之。
  保升曰∶苗生水中,叶大如荷,皱而有刺。花子若拳大,形似鸡头。实若石榴,其皮青黑,肉白如菱米也。
  颂曰∶处处有之,生水泽中。其叶俗名鸡头盘,花下结实。其茎嫩者名 ,亦名 菜,人采为蔬茹。
  宗 曰∶天下皆有之。临水居人,采子去皮,捣仁为粉,蒸炸作饼,可以代粮。
  时珍曰∶芡茎三月生叶贴水,大于荷叶,皱纹如 ,蹙衄如沸,面青背紫,茎、叶皆有刺。其茎长至丈余,中亦有孔有丝,嫩者剥皮可食。五六月生紫花,花开向日结苞,外有青刺,如 刺及栗球之形。花在苞顶,亦如鸡喙及 喙。剥开内有斑驳软肉裹子,累累如珠玑。
  壳内白米,状如鱼目。深秋老时,泽农广收,烂取芡子,藏至 石,以备歉荒。其根状如三棱,煮食如芋。
  【修治】诜曰∶凡用蒸熟,烈日晒裂取仁,亦可舂取粉用。
  时珍曰∶新者煮食良。入涩精药,连壳用亦可。案∶刘 《暇日记》云∶芡实一斗,以防风四两煎汤浸过用,且经久不坏。
  【气味】甘,平,涩,无毒。
  弘景曰∶小儿多食,令不长。
  诜曰∶生食多,动风冷气。
  宗 曰∶食多,不益脾胃,兼难消化。
  【主治】湿痹,腰脊膝痛,补中,除暴疾,益精气,强志,令耳目聪明。久服,轻身不饥,耐老神仙(《本经》)。开胃助气(《日华》)。止渴益肾,治小便不禁,遗精白浊带下(时珍)。
  【发明】弘景曰∶《仙方》取此合莲实饵之,甚益人。
  恭曰∶作粉食,益人胜于菱也。
  颂曰∶取其实及中子,捣烂曝干,再捣筛末,熬金樱子煎和丸服之,云补下益人,谓之水陆丹。
  时珍曰∶案孙升《谈圃》云∶芡本不益人,而俗谓之水流黄何也?盖人之食芡,必咀之,终日嗫嗫。而芡味甘平,腴而不腻。食之者能使华液流通,转相灌溉,其功胜于乳石也。《淮南子》云∶狸头愈 ,鸡头已 。注者云∶即芡实也。
  【附方】旧一,新三。
  鸡头粥∶益精气,强志意,利耳目。鸡头实三合(煮熟去壳),粳米一合煮粥,日日空心食。(《经验后方》)玉锁丹∶治精气虚滑。用芡实、莲茎(方见藕节下)。
  四精丸∶治思虑、色欲过度,损伤心气,小便数,遗精。用秋石、白茯苓、芡实、莲肉各二两,为末,蒸枣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盐汤送下。(《永类方》)厘清丸∶治浊病。用芡实粉、白茯苓粉,黄蜡化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百丸,盐汤下。
  (《摘玄方\x鸡头菜即 菜\x(芡茎也)【【主治】止烦渴,除虚热,生熟皆宜(时珍)。
  \x根\x【气味】同茎。
  【主治】小腹结气痛,煮食之(士良)。
  【附方】新一。
  偏坠气块∶鸡头根切片煮熟,盐、醋食之。(《法天生意》)
  
 浏览:209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14/6/10 14:36:58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堇 (收藏于2014/6/10 15:00:39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水 (收藏于2014/6/10 15:00:39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胡萝卜 (收藏于2014/6/10 15:00:39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胡荽 (收藏于2014/6/10 15:00:39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邪蒿 (收藏于2014/6/10 15:00:39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茼蒿 (收藏于2014/6/10 15:00:38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干姜 (收藏于2014/6/10 15:00:37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生姜 (收藏于2014/6/10 15:00:37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莱菔 (收藏于2014/6/10 15:00:34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芜菁 (收藏于2014/6/10 15:00:33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上下五千年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访问2156次)
李时珍草部第十八卷 草之七 千岁 (访问2115次)
佚 名李时珍纪念馆(访问2038次)
佚 名李时珍与《本草纲目》(访问2031次)
神农网“医中之圣”李时珍(访问1897次)
佚 名中国医药学家——李时珍(访问1830次)
佚 名李时珍与瑞香花(访问1696次)
佚 名古代笑话·名医戏官(访问1619次)
佚 名李时珍寄巧试药性(访问1594次)
李儒科李时珍与武当山(访问1483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柳艾群文选评论(评论于2016/5/13 18:38:29
访客点评9546号文选(评论于2007/12/14 12:26:17
访客我捐了大观本草柯逢时编著原本中南图书馆(评论于2007/8/4 19:58:01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明代人物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