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明代人物__医中之圣李时珍
明代人物
87号馆文选__本草纲目__果部第三十三卷

果部第三十三卷 果之六 芰实

李时珍

  果部第三十三卷\果之六
  <篇名>芰实
  内容:(音妓。《别录》上品)【释名】菱(《别录》)、水栗(风俗通)时珍曰∶其叶支散,故字从支。其角棱峭,故谓之菱,而俗呼为菱角也。昔人多不分别,惟伍安贫《武陵记》以三角、四角者为芰,两角者为菱。《左传》屈到嗜芰,即此物也。《尔雅》谓之厥 (音眉)。又许慎《说文》云∶菱,楚谓之芰,秦谓之 。杨氏《丹铅录》以芰为鸡头,引《离骚》缉芰荷以为衣,言菱叶不可缉衣,皆误矣。案∶《尔雅》 乃决明之名,非厥 也。又《埤雅》芰荷乃藕上出水生花之茎,非鸡头也。与菱同名异物。许、杨二氏失于详考【集解】弘景曰∶芰实,庐、江间最多,皆取火燔以为米充粮,颂曰∶菱,处处有之。叶浮水上,花黄白色,花落而实生,渐向水中乃熟。实有二种∶一种四角,一种两角。两角中又有嫩皮而紫色者,谓之浮菱,食之尤美。江淮及山东人曝其实以为米,代粮。
  时珍曰∶芰菱有湖泺处则有之。菱落泥中,最易生发。有野菱、家菱,皆三月生蔓延引。
  叶浮水上,扁而有尖,光面如镜。叶下之茎有股如虾股,一茎一叶,两两相差,如蝶翅状。
  五、六月开小白花,背日而生,昼合宵炕,随月转移。其实有数种∶或三角、四角,或两角、无角。野菱自生湖中,叶、实俱小。其角硬直刺人,其色嫩青老黑。嫩时剥食甘美,老则蒸煮食之。野人曝干,剁米为饭为粥,为糕为果,皆可代粮。其茎亦可曝收,和米作饭,以度荒歉,盖泽农有利之物也。家菱种于陂塘,叶、实俱大,角软而脆,亦有两角弯卷如弓形者,其色有青、有红、有紫,嫩时剥食,皮脆肉美,盖佳果也。老则壳黑而硬,坠入江中,谓之乌菱。冬月取之,风干为果,生、熟皆佳。夏月以粪水浇其叶,则实更肥美。按段成式《酉阳杂俎》云∶苏州折腰菱,多两角。荆州郢城菱,三角无刺,可以按莎。汉武帝昆明池有浮根菱,亦曰青水菱,叶没水下,根出水上。或云∶玄都有鸡翔菱,碧色,状如鸡飞,仙人凫伯子常食之。
  【气味】甘,平,无毒。
  诜曰∶生食,性冷利。多食,伤人脏腑,损阳气,痿茎,生蛲虫。水族中此物最不治病。
  若过食腹胀者,可暖姜酒服之即消,亦可含吴茱萸咽津。
  时珍曰∶《仇池笔记》言∶菱花开背日,芡花开向日,故菱寒而芡暖。《别录》言芰实性平,岂【主治】安中补五脏,不饥轻身(《别录》)。蒸曝,和蜜饵之,断谷长生(弘景)。解丹石毒(苏颂)。鲜者,捣烂澄粉食,补中延年( 仙)。
  \x芰花\x【气味】涩。
  【主治】入染须发方(时珍)。
  \x乌菱壳\x【主治】入染须发方,亦止泄痢(时珍)。
  
 浏览:193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14/6/10 14:36:56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堇 (收藏于2014/6/10 15:00:39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水 (收藏于2014/6/10 15:00:39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胡萝卜 (收藏于2014/6/10 15:00:39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胡荽 (收藏于2014/6/10 15:00:39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邪蒿 (收藏于2014/6/10 15:00:39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茼蒿 (收藏于2014/6/10 15:00:38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干姜 (收藏于2014/6/10 15:00:37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生姜 (收藏于2014/6/10 15:00:37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莱菔 (收藏于2014/6/10 15:00:34
李时珍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芜菁 (收藏于2014/6/10 15:00:33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上下五千年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访问2156次)
李时珍草部第十八卷 草之七 千岁 (访问2115次)
佚 名李时珍纪念馆(访问2038次)
佚 名李时珍与《本草纲目》(访问2031次)
神农网“医中之圣”李时珍(访问1897次)
佚 名中国医药学家——李时珍(访问1830次)
佚 名李时珍与瑞香花(访问1696次)
佚 名古代笑话·名医戏官(访问1619次)
佚 名李时珍寄巧试药性(访问1594次)
李儒科李时珍与武当山(访问1485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柳艾群文选评论(评论于2016/5/13 18:38:29
访客点评9546号文选(评论于2007/12/14 12:26:17
访客我捐了大观本草柯逢时编著原本中南图书馆(评论于2007/8/4 19:58:01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明代人物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