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国学大师纪念园区__国学泰斗季羡林纪念馆
国学大师纪念园区
101495号馆文选__各方追忆大师

季羡林留德学校校长:哥廷根大学怀念斯人

法制晚报

  2009年7月11日,98岁的季羡林走完了他漫长的一生。
  
  在他自己口中,自小不爱学习,是因为小小的“虚荣心”才有了他后来的学术成就。季羡林曾在德国哥廷根大学留学。
  
  今晨,哥大校长费顾哈在电话中说,“逢人必知季羡林,他是我们学校的骄傲,我们将永远尊敬和怀念他。”
  
  记忆深刻 哥廷根是他的第二故乡
  
  “哥廷根仿佛是我的第二故乡。”在《留德十年》一书中,季老这样定义他当年远赴德国哥廷根大学的留学经历。
  
  1930年,季羡林高中毕业,赴北平赶考。他只报了两个学校:北大与清华。结果,两所学校都录取了他。
  
  经过反复思考,季羡林放弃北大选择了清华。原因是,当时清华和德国有交换生,他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够出国留学。
  
  1935年,季羡林到德国哥廷根大学留学,主修印度学,学梵文、巴利文,选修英国语言学、斯拉夫语言学,并加学南斯拉夫文。
  
  陷入悲痛 哥廷根大学校长表哀悼
  
  而今,哥廷根大学在他逝世后也陷入悲痛的气氛中。
  
  记者今晨拨通哥廷根大学校长库尔特·冯·费顾哈的电话,告知季老去世的消息后,他郑重表示:“我代表哥根廷大学,向季羡林博士的亲友送上最深切的哀悼。”
  
  “我们是在今天早上得知这个噩耗的,你不会知道我们失去了一位好朋友是多么的遗憾!”费顾哈校长停顿了几秒后告诉记者,他熟知季老的许多事情,“他在我们学校上学时就是一个很博学的人,他精通印度学、精通梵文、精通巴利文、精通斯拉夫文,还研究吐火罗语……”
  
  学校骄傲 我们将永远怀念他
  
  当记者问他是否见过季老时,他叹了口气,“可惜我没这个缘分。”原来2008年8月,费顾哈校长曾经想来北京探望季老并送上生日祝福,“但季博士的身体条件不允许,他当时还住在医院里。”没想到,以后再也没有机会见面了。
  
  费顾哈校长告诉记者,在哥廷根大学,“逢人必知季羡林,他是我们学校的骄傲,我们将永远尊敬和怀念他。”他的著作《留德十年》已被译成德文,今年秋天出版,“这将使我们国家的人民永远记住他。”(文/记者 陶韵西)
  
  
 浏览:404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9/7/13 12:08:32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季羡林谈人生(收藏于2009/7/13 14:53:26
季羡林真话能走多远(收藏于2009/7/13 14:52:34
季羡林忆往述怀(收藏于2009/7/13 14:51:37
季羡林阅世心语(收藏于2009/7/13 14:49:24
季羡林季羡林谈人生(收藏于2009/7/13 14:48:19
季羡林我的人生感悟(收藏于2009/7/13 14:47:03
季羡林季羡林谈师友(收藏于2009/7/13 14:42:04
季羡林(收藏于2009/7/13 14:40:15
季羡林谈国学(收藏于2009/7/13 14:39:05
季羡林季羡林生命沉思录(收藏于2009/7/13 14:36:38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季羡林忆往述怀(访问1390次)
季羡林谈人生(访问1205次)
季羡林怀念乔木(访问1148次)
新浪读书北大沈阳教授:季老在世界语言学的地位世界公认(访问923次)
季羡林真话能走多远(访问912次)
季羡林悼念邓广铭先生(访问905次)
季羡林季羡林生命沉思录(访问854次)
季羡林我的人生感悟(访问853次)
季羡林(访问832次)
中国新闻网家乡亲人缅怀季羡林:真愿让老人家回家(访问819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访客季羡林谈人生(评论于2010/4/11 10:33:39
临清康庄文选评论(评论于2009/7/14 16:09:45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