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国学大师纪念园区__国学泰斗季羡林纪念馆
国学大师纪念园区
101495号馆文选__各方追忆大师

陈平原:季老始终保持了知识者本色

新浪读书

  2009年7月11日上午9时,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季羡林先生在北京301医院辞世,享年98岁。新浪读书连线了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
  
  以下是陈平原教授接受连线时的讲话实录:
  
  季老去世是不可抗拒的,但是我听到这个消息还是很震撼,因为我们都太相信季先生本人的豪言壮语,我们都相信他的身体很好,也相信他的意志和精神,也相信现代医学。在我崇敬的一批老先生里面,都是最后没有办法跨过百岁的,我们都认为季先生可以。所以太可惜了。
  
  90年代初是我们这代人状态最不好的时候,每次我在各个场合遇到季老时,他都会主动走过来跟我交谈,一般都是年轻人找老先生的,没想到老先生会主动走过来跟年轻人握手言欢,我想他是希望能改变这些年轻人的命运。季老做学问和做人的态度对我个人影响很大,尽管我们研究的专业不一样,他算是我们的长辈。
  
  很多人都是把他作为中国文学的象征来看的,当然这跟他的学位,他的地位,他20年的写作还有演讲有直接关系。他除了自己专业圈内做的很好外,他还走出来对年轻人以支持,他的散文《留德十年》、《牛棚杂忆》等都透露出他对政治的反思,他是“有专业,而不囿于专业”。有的学者专注于专业,但很少关注外在的事情。
  
  季先生最近20年之所以众所关注,一个是他的散文使得他能够与公众对话,另外就是季老在过去的20年对人类文化有大的判断,大的判断包括一些日后被大家误解和批评的东西。他有很多通俗性的表达,作为一个学者能够走出自己的书斋,面对公众,才有可能有大的判断。他在自己的专业之外,还对国家的命运,人类的命运
  
  他有很多的论述可能再过50年才会被大家理解,是一个老人一辈子的想法。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已经超越了专家的边界,可以说季老是20世纪到21世纪转折点上一个关键性的人物。所以说,我们怀念有学问,但是不仅仅是做文问的读书人。
  
  对我们来说,他有一本书叫《中华蔗糖史》也值得我们关注,这是季老80岁之后写的,很多人到了这个年龄差不多就退休了,80岁还来做这样大的研究,还会对自己的学问做大的调整和突破,我们特别的感动和敬佩。
  
  他晚年虽然处在风口浪尖,褒贬不一,但他始终清醒地保持一个知识者的本色,不会被舆论所迷糊了。季先生到去世都能保持一个清醒的状态,我觉得是值得庆幸的事情。(文/梦菁)
  
  
 浏览:425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9/7/11 18:13:50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季羡林谈人生(收藏于2009/7/13 14:53:26
季羡林真话能走多远(收藏于2009/7/13 14:52:34
季羡林忆往述怀(收藏于2009/7/13 14:51:37
季羡林阅世心语(收藏于2009/7/13 14:49:24
季羡林季羡林谈人生(收藏于2009/7/13 14:48:19
季羡林我的人生感悟(收藏于2009/7/13 14:47:03
季羡林季羡林谈师友(收藏于2009/7/13 14:42:04
季羡林(收藏于2009/7/13 14:40:15
季羡林谈国学(收藏于2009/7/13 14:39:05
季羡林季羡林生命沉思录(收藏于2009/7/13 14:36:38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季羡林忆往述怀(访问1389次)
季羡林谈人生(访问1205次)
季羡林怀念乔木(访问1148次)
新浪读书北大沈阳教授:季老在世界语言学的地位世界公认(访问923次)
季羡林真话能走多远(访问912次)
季羡林悼念邓广铭先生(访问905次)
季羡林季羡林生命沉思录(访问854次)
季羡林我的人生感悟(访问853次)
季羡林(访问832次)
中国新闻网家乡亲人缅怀季羡林:真愿让老人家回家(访问819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访客季羡林谈人生(评论于2010/4/11 10:33:39
临清康庄文选评论(评论于2009/7/14 16:09:45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