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四川汶川大地震在线纪念馆(纪念园,网络公祭)
自然灾害遇难者园区四川汶川大地震网同名馆

医生讲述手术中遇地震:不可能丢下病人自己跑

成都商报

  在大地一次又一次晃动的间隙,都江堰人民医院的麻醉师陈峰,对手术台上的病人杨方友,轻轻说了一句话:“我们都在,不要担心”。杨方友没有说话,在这地震随时可能带走生命的时刻,他信任为他留下的医生。
  
  此刻,陈峰的5名同事和一名实习生,正紧张地为杨方友做化脓性阑尾炎手术。窗外,他们的同事和病人都已转移到空旷处。总共4层的住院大楼空了,只剩下这间手术室里,还有人争分夺秒忙碌着……
  
  正在手术突遇地震
  
  曾令春医生和麻醉师陈峰昨日向记者详细讲述了人生中这台最难忘的手术。
  
  64岁的杨方友在5月12日中午12时过,被推进了住院部大楼4楼的2号手术间。手术小组由医生曾令春、易勇、见习医生邹建文、麻醉师陈峰、巡回护士鄢蓉、器械护士张玉芯,还有一位实习生组成。手术开始了,易勇持手术刀,在病人的右下腹切开了一个6厘米左右的小口,接着分开肌肉,他们发现,病人是化脓性阑尾炎,且体部穿孔。曾令春在易勇和邹建文的协助下,完成了阑尾切除和残端缝扎。医生们在伤口旁打了一个小洞,准备放入引流管。
  
  此时,已是下午两点半左右,突然,一阵剧烈的震动袭来。房屋开始摇晃,手术器械偏向左边又倒向右边,柜式空调也倒了。曾令春惊惶地喊了声:“地震!”
  
  就在门边却无人逃生
  
  曾有过两次地震经历的陈峰指着门说:“这里安全。”7名医护人员奔向了手术室的大门,紧紧抱住木门。手术台上的无影灯,闪了一下,熄灭了!令人心悸的震动终于停止了。曾令春看了看同事们的脸,每个人的眼里都写着惊恐,每张脸都因为恐惧变得煞白。他们放下了抱着手术室大门的手。曾令春和麻醉师陈峰都说:“赶紧”。
  
  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令春说,这是出于职业本能。那一刻,他害怕房屋会垮塌,但还是希望能先将手术做完,“总不能丢下病人。”
  
  那一刻,他没有想过,也许手术还没做完,他已经再也走不出这扇门。而陈峰想的很实在,如果带着手术中的病人一起出来,他们将无法同时携带手术器械,而且病人极易感染。作为医生,惟有给病人尽快做完手术,这是惟一的选择。
  
  继续手术!没有人有异议。离手术室的大门咫尺之近,却没有人冲出大门逃生。时间就是生命!巡回护士鄢蓉和实习生一起,取来了应急灯。医生们开始整理医疗器械。中断的手术再次开始了,医生们取出杨方友腹部手术切口处的纱布。突然,第二次猛烈的震动再次袭来,他们再次狂奔向大门,紧紧抱住。
  
  几秒钟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医生们又重新回到手术台前,没有人说话,手术室里像平时任何手术一样有条不紊。陈峰说,既然第一次剧烈震动时他选择了留下,那么第二次也就没有必要离开,这是一名普通医生的责任。
  
  病人儿子跪谢医生
  
  两个护卫推开了手术室的大门,着急地召唤:“赶快撤离!”医生们回答说:“我们做完就出来。”“那你们快点!”
  
  只有当一次又一次余震袭来,才能让他们暂停下手术。在每一次大地的晃动中,曾令春更加害怕楼房会垮塌,陈峰的心里也充满恐惧。
  
  缝合了腹部,固定好引流管,再对切口进行了包扎……手术终于结束了。陈峰记下了时间,那是下午3时。短短的半个多小时,在每一个人的感觉里,却是那样长,长得跨越了生死。
  
  大家一起将杨方友抬下4楼,放在了住院部大楼外的空旷处。楼下已经到处是人。面对这特别的手术,杨的儿子感动得热泪盈眶,跪在花园的草坪上,只蹦出两个重若千钧的字眼:“感谢!”
  
  与妻子四目相对却无暇说话
  
  安顿好杨方友,陈峰在人群里突然看见了自己的爱人,她是医院内科的医护人员,此刻正忙着。夫妻俩目光相交的瞬间,陈峰心里很激动:“她还活着。”但他们顾不上倾诉内心的恐惧和劫后余生的狂喜,因为医院的空地上,躺满了源源不断的伤员……
  
  此刻,曾令春甚至来不及想想84岁的老母,3个姐姐,1个妹妹,还有自己的妻子女儿,就投入了病员的抢救中。下午4点过,曾令春收到了在成都读大学的女儿发来的报平安短信。他忙碌到凌晨两三点,才终于合了下眼。5月13日清晨6时许,他便起床了。这时,夫妻俩才终于见面了。
  
  昨日下午,记者在都江堰人民医院外的坝子里见到了曾的妻子陈俊。对于丈夫的举动,她笑了:“这是医生的职责。”旁边的医护人员也笑着说:“总不可能扔下病人,自己跑了。”
  
  而年轻的见习医生邹建文,3月才到都江堰卫生局报到。地震中,他家的房屋开了裂,但亲人没有受伤。
  
  手术后他们更忙碌了
  
  昨日上午11时许,在都江堰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外科棚里,记者见到了忙碌间隙的曾令春和邹建文。就在记者采访曾令春医生时,忙碌的邹建文转眼就不见了身影。记者无数次前往外科棚寻找,但直到下午4时许,也没有见到他。
  
  下午2时许,又一个病人送来了,曾令春在手术室内为他进行了缝合。这时,麻醉师陈峰也从家里来到手术室。这还是地震后,他第一次回家,只停留了一两个小时。那台手术结束后,他一直工作到前天下午2时,只睡了5个小时。晚上7点醒来后,又开始了工作,直到昨日下午才回家去看看。
  
  下午近5时,记者离开都江堰人民医院时,依然没有找到邹建文和易勇医生。而麻醉师陈峰在手术室待命,医生曾令春又在替一位刚送来的病人缝合头部……
  
  成都传媒集团记者 刘婷 卢祥龙 摄影报道
  
  
 浏览:618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8/5/15 10:23:58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重庆商报女生获救后自责未找人救同学(收藏于2008/5/18 10:24:26
新京报46岁男子被困129小时后截肢保命(收藏于2008/5/18 10:20:45
扬子晚报洪水威胁青川北川 记者见证万人携手有序撤离(收藏于2008/5/18 10:18:19
新京报局长被埋5天仅头部受轻微擦伤(收藏于2008/5/18 10:15:35
扬子晚报女子被埋124小时获救 废墟中只喝过一点雨水(收藏于2008/5/18 10:14:10
扬子晚报江苏救援队昨救出被困120小时的青年(收藏于2008/5/18 10:11:26
扬子晚报老班长9小时生死对话挽回年轻生命(收藏于2008/5/18 10:08:05
新京报获救女子:我不相信36岁就会死掉(收藏于2008/5/18 10:05:14
现代快报顶着溃堤危险再救一人(收藏于2008/5/18 10:02:38
现代快报北川副县长:你们去救其他人吧(收藏于2008/5/18 9:59:50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地震前蛤蟆蚂蚁搬家孔雀大象狂奔(访问4113次)
成都商报男人马建:从寻人到救人(访问2459次)
社论社论:救人抗灾生死时速 民吾同胞共渡时艰(访问2243次)
地震面前见真情(访问2227次)
南方都市报南方都市报:死者安息,生者加油(访问2028次)
成都晚报编辑部评论:我们在一起的时刻(访问1963次)
周东飞周东飞:再大的灾害我们共同面对(访问1870次)
重庆商报女生获救后自责未找人救同学(访问1868次)
扬子晚报老班长9小时生死对话挽回年轻生命(访问1808次)
新京报社论新京报:救灾是对所有爱国者的动员令(访问1775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访客11111111111(评论于2009/12/3 17:41:56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08/6/6 20:52:26
chinaspirit文选评论(评论于2008/5/22 0:51:29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08/5/20 19:47:49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08/5/17 23:47:25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