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许,我和北大特别投缘:小时候,自从堂哥考上了北大地理系,我便常听到爸爸既骄傲又充满希望地提起这件事;长大了,当我不得不为自己的前途作出抉择时,是北大百年校庆的盛情融化了我,让我更增添了对北大的向往,对作北大人的憧憬和融入北大的激情;当我为填报志愿而在勇敢与怯懦中间挣扎时,是北大人的一句话使我解脱:“一旦佩上北大校徽,每个人顿时便有了被选择的庄严感,因为这里是一块圣地。”
听爸爸讲:北大燕园得名于燕子的眷恋,那么我就是其中的一只,只是比它们多了一份追求和责任。 当我从巴山蜀水,经历千山万水飞到这里来时,不仅有一份惊奇,更有一份去体验的好奇。高耸的水塔矗立在那长空一碧,万里无云的太虚里,在它的庄严仪容中,在它苍黯的颜面上,深印着它百年来独立在那风沙霜雪中挣扎的痕迹;淡淡的湖水恬静地躺卧在青山翠柳中,它的安宁闲适,宽大胸襟昭示着它百年来永远不变的真情。北大就像一位来自远古的圣女,穿上了美丽的衣裙。正朝太阳的光辉中跑去。 然而,素昧平生的我们多少总有些局促:校园里有的是川流不息,忙忙碌碌和应接不暇。我仿佛又回到了儿时,一个人站在十字路口,任凭人们擦身而过,却不知他们来自何方,将向何处去。“我也是他们中的一员吗?”我轻声问自己。 还好,这样的感觉很快告一段落,不是我适应了,而是我离去了。在昌平园区度过了大一的时光,将是我与众不同的经历。 在这里,没有燕园“大家闺秀”的美丽诱惑我,有的是“小家碧玉”的清纯;在这里,没有燕园的人口密集带给我的压抑,只有几百张稚气如一的笑脸相互感应;这里没有师兄师姐们的庇护,有的是一片任我们自由开垦的天地。 学姐说:“昌平园有燕园看不到的蓝天白云和晴空繁星;昌平园有燕园寻不到的银杏叶儿金黄遍地,枫叶儿热情似火的闲适境地;昌平园还有燕园没有的背枕长城的壮举……”这一切,还有待我用心去感应。我所看见的是桌面上师哥师姐的真情流露:“我爱北大,我爱昌平园!”至少,他们不止一次结伴而来,说是重温旧梦,慰藉他们碌碌的心灵。 如果说这一切会随时间的推移而淡漠,那么情不自禁的感动会永远镌刻在心里。 |
浏览:1097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