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赵世荣同志走了,回想起他患病的那段日子,作为得他的家人,我们觉得其实他本不应该离开我们,正是因为他为别人考虑的太多了,才放弃了去北京治疗的机会,放弃了休息,放弃了尽早入普通病房治疗,他是因为过度劳累外加病情的延误,才不治而去。现在有些人不了解赵世荣为什么不早点住院,作为他的家人,这么长的日子我们是陪他一步步走过来的,他的为人和性格没有人会比我们更了解,现在我们不为别的,只想让人们能知道赵世荣对人民和工作的一片良苦用心,我们收集了赵世荣同志非典期间所有的笔记,防疫站的流调记录,以及询问了他生前的领导和同事,写下了赵世荣同志染病及治病的全过程,供领导参考。
4月7日,磴口县医院出现第一例非典患者,身为主管临床和后勤保障的副院长,赵世荣积极组织力量争时间抢速度加紧布置传染隔离区。 4月12日,赵世荣诊治过的一名曾于非典患者有过接触史的患者被以非典收住留观(巴盟防疫站有此流调记录)。同日赵世荣进入隔离区接诊病人。 4月14日,赵世荣感到身体不适,但他知道在这非常时期,有许多重要的工作等着自己去做,不能休息,便在简单用药后咬咬牙毅然投入到工作中。 4月16日,赵世荣感觉症状有所加重,并伴有乏力、低烧,身体极度疲惫。凭他多年的从医经验,他怀疑感染了非典,但拍片、化验后医院会诊的结果,却是以前结核性胸膜炎痊愈后留下的陈旧性钙化点。赵世荣犹豫了,如果现在住院,按规定只能住普通病房,万一在医院确诊前自己已经感染上非典,务必会造成医院更大规模的交叉感染。另外,现在医院正处在关键时候,许多医生都被突如其来的非典搅得人心惶惶。作为业务院长,要是自己在战斗还没打响前就倒下了,知道的人说你是病了,不知道人还说是临阵脱逃,于是赵世荣决定白天坚持工作,利用晚上时间在家由做过护士的女儿为自己输液治疗。16日下午赵世荣仍然带病参加了院长护士长会议(赵世荣有此亲笔会议记录)。 4月17日,赵世荣病情看起来显得的更重了,脸面成了灰暗色,走路开始变得很吃力。但他仍坚持和许院长组织人员为新改造的传染病房打墙、设置隔离病房,布置具体方案。并坚持参加了4月17日县里召开的:县委组织关于非典型肺炎有关人员会议(赵世荣有此亲笔会议记录)。 4月18日,赵世荣病情不见好转,第二次到医院拍片、化验,可会诊结果再次排除非典。 4月19日,赵世荣病情发展到无法起床的程度,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赵世荣向院领导提出请假治疗,于是在家由女儿为其隔离治疗。直至4月21日。 4月21日,赵世荣体温升至37.8度,在医院领导的要求下开始住院治疗。躺在病床上,赵世荣想到的还是工作:通过电话询问工作的进展情况,病人的收治情况,工作人员的身体情况;通过电话和领导班子保持联系,商讨非典救治方案和消毒隔离措施。 4月27日,赵世荣病情加重,限于医院的条件无法进行更好的治疗,经上级同意转往临河市医院治疗。 4月29日晚,赵世荣病情突然恶化,抢救无效,以身殉职。 从4月14日开始发病以来,赵世荣先后共计2次到医院拍片、化验检查,都被排除非典。在4月16日第一次检查时,凭近30年的医学经验,赵世荣认定所拍胸片肯定有问题,当时就有人建议他像有些患者那样跑到北京去治疗。赵世荣考虑到如果去了北京,那里的条件对自己病情诊治自然要比这里好出许多,但现在跑出去不但违反了组织的纪律,而且在路上一定会引起病毒的进一步蔓延,于是放弃了这种想法。从开始发病到医院要求住院的7天时间里,赵世荣为了避免住普通病房引起更大规模的交叉感染,坚持在家隔离治疗,最终没有造成病情的进一步蔓延。 现在,赵世荣同志已经离我们而去了,但他为别人所作的一切却始终没有得到一个应有的定论。我们恳请各位领导能从新考虑赵世荣同志的烈士申报问题,让英雄在九泉之下瞑目。 |
| 浏览:693 |
| ||
|
| ||
| 新增文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