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亲爱的父亲,好吗?您看时间过得多快,今日就是中秋节了。女儿对您的记忆却永远停留在了2002年的深秋,记起您永远是明朗的笑脸,爽爽的笑声,父亲没有给我们留下久卧病床的病容……,父亲走得好快,走得好急,一夜间就去了那个遥远的地方。现在去母亲那里,还晃忽觉得父亲会从楼道里走出来,直直地走到我的面前,或用他那特有的语调对我说话“想什么呢,发什么呆呢?”,但父亲却是走了,这是不得不接受的现实,父亲永远不会再从那住了已有十几的楼道里走下来,也不再会跟我用他那熟悉的语调说话了。
对父亲的感情,父亲在时从未好好想过,父亲对儿女的爱,每一个做儿女的都不知不觉毫不在意享受着。其实,跟父亲好像从小到大一直不是很亲近,因为在上海的姥姥家从出生到上学前足足生活了七年。到了北京,看到妹妹跟父亲、母亲很亲,自己却一直是一个旁观者。现在,想起来,却不时地忆起小时候的趣事,想想父亲,真是一个慈父啊。小时候,对父亲不怎么怕,对母亲却怕得要命,父亲脾气好,很少对我这个淘气鬼发火,还记得小时候有阵子梳着一条长长的辫子,扎成高高的马尾巴,自己却没有耐心梳理,梳不通便常常胡乱地了事,日积月累,马尾巴越来越小,最后成了一团团无法梳通的乱发。没了办法只好重新梳理,却脾气急,大刀阔斧地梳,大把大把的头发被扯掉,父亲见说别急,我帮你梳,一下一下足足梳了一个小时,终于通了。前些天,在家里晾衣服,不慎从椅子上掉了来,原来椅子又坏,找来了钉子,举起了锤头,才发现椅子上已被钉过了多次,以前都是父亲帮我钉上的,父亲的爱就是这样一点一点浸入到儿女的生活中,平平淡淡,却永远令你回味。父亲在时,常爱回忆自己小时的情景,就是在奶奶去世的前一两年,那时奶奶已是八十五、六岁的高龄了,基本卧床无法做什么事。去河北看奶奶,父亲还常满脸幸福地说好想吃奶奶烙的糖饼,是啊父母在儿女的心中永远是一座可倚可靠的大山,温暖而幸福的港湾。 今日是中秋节,全家团聚的日子,仔细地想去年的中秋节,那时是父亲过世的前两个月,父亲那时做什么却怎也忆不起来。父亲是一个爱热闹的人,如今,却一人离开我们,去了遥远地方。今日晚上,我一定要望望那明月,希望父亲也能从天上看到我们,挂念着我们,好希望父亲已与奶奶、爷爷在彩虹桥的那边相聚,依偎在亲人的身边永远是那样的美……。 用我的心,用我的笔,记录下这点点滴滴,真心地希望远方的父亲中秋节快乐……。 女儿伟 2003-9-11写于中秋节 |
| 浏览:638 |
| ||
|
| ||
| 新增文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