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镜花阁__浮生若梦——纪念孝献端敬皇后
镜花阁

“太后下嫁”是否真有其事?

不详

  “太后下嫁”是清初的一大疑案。说的是康熙皇帝的祖母,亦即顺治皇帝的生母博尔济吉特氏下嫁多尔衮的事。博尔济吉特多出身蒙古科尔沁部所谓“戚畹之家”,14岁时嫁给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史称“孝庄文皇后”。她是一位聪明而富有谋略的女子,丈夫竽太极当政时,就“赞助内政,越既有年”。丈夫身亡后,痛不欲生,愿以身殉。康熙皇帝更是不会忘记这位贤能的祖母:“忆自弱龄,早失怙恃,趋承祖母膝下三十余年,鞠养教诲,以致有成。设无祖母太皇太后,断不能有今日成立”。“孝庄文皇后”终年75岁,临终时对康熙说:你祖父安葬已久,不用再打开他的陵墓了,况且我也很想念你们父子二人,不想远离,所以希望在孝陵附近安葬,这样我就放心了。康熙遵其遗嘱,把灵柩暂时停置在清东陵,直至雍二年才正式葬入地宫,多尔衮是皇太极的弟弟,亦即顺治皇帝的叔叔。他一生封号颇多,始封贝勒、后封墨尔根青(意为聪明王)、睿亲王,顺治时称摄政王、皇父摄政王。。在当时朝鲜人的记载中多称“九王”,在外国传教士的著作中称“阿玛王”。他“聪慧多智,谋略过人”,清入关后的各项制度大都由其筹划,可谓清朝政权的实际开创者。多尔衮享年仅39岁,死后仅两个月,就被削去爵号,平毁墓葬。有的记载就:顺治“命令毁掉阿玛王体华丽的陵墓……把尸体挖出来,用棍子打,又用鞭子抽,最后砍掉脑袋,暴尸示众”。直至康熙晚年才下诏为其诏雪。
  
  
  博尔济吉特氏“下嫁”多尔衮的艳事,在清初便开始流传。但究竟有没有其事,因官方文献没有明确记载,至今仍无定论。本世纪30年代明清史专家孟森曾发表《太后下嫁考实》、力辩仅是传闻而已,但在一些学者看来,仍是一个谜案。
  
  
  那么,“太后下嫁”的疑案究竟是怎么缘起的呢?原来,皇太极1643年疾身亡时,没有指定皇位继承人,因而“诸王兄弟核战争为乱,窥伺神器”。当时他的九弟睿亲王多尔衮,长子肃亲王豪格是最有力的竞争者。谊豪格把其父生前自领的两黄旗中的“八大臣”带到家里“私相计议”,遂得到他们的支持;镶蓝旗旗主济尔哈朗也表示拥立豪格。多尔衮则取得了两白旗的拥戴,两红旗旗主礼亲王代善的儿子硕托、孙子阿达礼及其他一些满族贵族也“跑请”他“当即大位”。为此,豪格和多尔衮闹得不可开交,几乎到了剑拔弩张的程度。在这种情况下,博尔济吉特氏施展其灵活高妙的手段,为自己年仅6岁的儿子谋到了好处,她首先看准了代善的辈份和威望最高,具有左右大局的力量,便紧紧拉住代善,使两红旗支持福临。至此,多尔衮也改变初衷,放弃攫取皇位的念头,遂拥戴福临。结果,幼主福临继位,是为清世祖,年号顺治。
  
  
  福临登极不久,豪格被多尔衮构陷,削爵下狱而死。而多尔衮却以摄政王之尊,“刑政拜除,大小国事,九王专掌之”,相继被封为叔父王、皇叔父、皇父、持国柄至死。
  
  
  从福临当政期间豪格和多尔衮不同的结局看,人们断言豪格觊觎帝位,多尔衮则有翊戴之功。但多尔衮为什么要放弃攫取帝位的念头,转而拥立福临呢?有人又断定多尔衮与福临的生母博尔济吉特氏存有私情,随即便出现了“太后下嫁”之说。
  
  
  那么具体的是什么呢?有的论者指出,多尔衮1650年因打猎跌伤致死后,顺治下诏宣布其罪状中有语:“自称皇父摄政王,巴亲到皇宫内院”--这两句话,蒋良骥在《东华录》中曾经收录,但后来修实时却删去了。不言而喻,这种删节是出于避讳考虑。与“自称皇父”和“亲到皇宫内院”相印证,南明弘光政权的兵部尚书张煌言《建州宫词》有诗云:“春宫昨进新仪注,大礼躬逢太后婚”,“掖庭又闻册阏氏,妙选孀娃足母仪”。前言太后再婚,后言清俗不讳再嫁。
  
  
  反对“太后下嫁”之说者则认为:蒋良骥《东华录》所记与张煌言诗,不能作为“太后下嫁”确证。所谓“皇父”犹古之“尚父”、“仲父”,是君主对某个臣下的尊称;所谓“皇父”系清世祖封多尔衮为“皇叔父”后以其定鼎之功勋卓著,无可进爵,乃以“皇父”为封。“皇父”之于皇帝仍为臣下,非太上皇可比。又,“皇父摄政王”直译为“汗(君)的叔父父王”,其中是因为实录修于多尔衮追封之后,凡所追夺者俱删去“皇父”字样。所谓多尔衮“亲到皇宫内院”则指他曾渎乱宫廷,不是指与太后大婚。多尔衮在构陷豪格死于狱后,曾取其福晋(夫人),遂有无礼于太后之传说。张煌言诗系远道传闻,敌国之语。诗非信史,不足为凭。后人附会“春宫昨进新仪注”为降清之钱谦益撰太后大婚仪注,则更为无稽之谈。
  
  
  近年又有学者从理论和满族的风俗上论证“太后下嫁”说。李鸿彬曾特别申辩了如下四条理由:1、蒋良骥的《东华录》卷六说:多尔衮“自称皇父摄政王,又亲到皇宫内院”。这条史料明显是说太后下嫁了,不然多尔衮称“皇父”,又深入“内院”,无疑是把太后置于妻子、皇帝置于儿子的地位,如果太后没有下嫁,她和皇室亲王贝勒是万万不能接受的,奇怪的是此事却得到他们的默认,当多尔衮 死后,竟破例追封为诚敬义皇帝。另外,四川师范学院图书馆收藏的《皇父摄政王起居注》一书中有刘文兴所撰的跋,谓:“清季宣统初元,内阁库垣圮。时家君(刘启瑞)方任阁读,奉朝命捡库藏。既得顺治时太后下嫁竽父摄下王诏,遂以闻于朝”。这可算是太后下嫁的有力佐证。2、《李朝实录·仁祖》卷五十,记顺治六年二月,清迁曾派遗使臣去朝鲜递交国书,朝鲜国王李倧看见书中称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便问:“清国咨文中有皇父摄政王之语,此何举措?”清朝来使答干曰:“今则去叔字,朝贺之事,与皇帝一体云”。右议政郑太和说:“勅中虽无此语,似是已为太上矣”。国王李倧也说:“然则二帝矣”。这里说明朝鲜君臣也发现所谓“皇父”的奥秘,无疑是指太后下嫁一事。3、鲁王大臣张煌言在《建州宫词》的一首诗中写道:“春宫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此诗就是指太后下嫁一事。4、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当孝庄文皇后病重时,对康熙说:“太宗文皇帝梓宫,安奉已久,不可为我轻动。况我心恋汝皇父及汝,不忍远去,务于孝陵近地择吉安厝,则我心无憾矣”。这种做法是违背清朝帝后丧葬制度的,可见她有难言苦衷,因为下嫁摄政王多尔衮一事,再同皇太极合葬便不合情理。
  
  
  看来太后是否下嫁的公案还要争论下去,只有待新的史料发现,才能解开这个疑案。
  
原文 发表于历史风云网  浏览:1091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3/7/12 15:51:24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无名顺治之死:患天花不治最接近真相[“珍贵档案揭清史之谜”(二)](收藏于2007/5/29 12:45:31
转帖:美人如玉---胡评乱说<少年天子>中的女主角(收藏于2006/4/10 21:06:57
阎崇年揭开顺治帝爱妃董鄂妃身世谜团(收藏于2005/3/26 21:47:37
高换婷清代的选美活动(收藏于2004/5/1 19:40:07
冯伯群清代皇帝的自我批评——三读顺治遗诏(收藏于2004/5/1 19:22:24
爱新觉罗*福临端敬皇后行状(收藏于2004/3/6 15:52:53
汪茂和顺治出家之谜(收藏于2003/12/24 19:09:15
驿路牧歌隆业山下 (一篇介绍昭陵及作者内心感触的散文)(收藏于2003/12/24 19:05:19
史成旺顺治皇帝五台山出家考(收藏于2003/12/24 19:01:23
佚名洪承酬和素月孤舟——董小宛何曾进清宫(收藏于2003/12/24 18:56:16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阎崇年揭开顺治帝爱妃董鄂妃身世谜团(访问2594次)
转帖:美人如玉---胡评乱说<少年天子>中的女主角(访问2554次)
无名顺治之死:患天花不治最接近真相[“珍贵档案揭清史之谜”(二)](访问2485次)
爱新觉罗*福临端敬皇后行状(访问2284次)
不详顺治出家真伪(访问1992次)
冯伯群清代皇帝的自我批评——三读顺治遗诏(访问1852次)
汪茂和顺治出家之谜(访问1833次)
佚名洪承酬和素月孤舟——董小宛何曾进清宫(访问1829次)
不详孝庄文皇后-最睿智的母亲(访问1760次)
驿路牧歌隆业山下 (一篇介绍昭陵及作者内心感触的散文)(访问1508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访客文选评论(评论于2011/1/2 18:29:10
琪琪格点评29658号文选(评论于2007/9/15 19:14:01
访客点评29658号文选(评论于2007/9/7 21:59:21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镜花阁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