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我们永远怀念他们…__抗非英雄--梁世奎医生纪念馆
我们永远怀念他们…疫情启示录

永远的怀念

编辑

  今天,梁世奎离开我们22天了。22天中,许许多多的人被梁世奎感动着,影响着,激励着;
  
  22天中,温家宝总理就梁世奎因防治非典殉职作出重要批示,梁世奎分别被中共中央、卫生部追授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人民健康好卫士”称号,山西省委作出“关于开展向梁世奎同志学习的决定”,被省政府批准为革命烈士,被追授为“山西省特级劳动模范”……
  
  22天中,一批批医护人员在梁世奎精神的感召下,远离亲人,义无反顾地走向抗击非典的最前线;
  
  22天中,作为新闻工作者的我们,仍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跑着、采着、写着,仍在追寻着梁世奎的往昔,感觉着他生命的温热,领略着他灵魂的高尚,思索着他对人生的追求和选择,然后写下了这篇《永远的怀念》。
  
  战友们思念着他:“战火还没有熄灭你怎么就离开了?平时在医院急诊科我们总能随时看到你,大家平和地一起谈笑,你从没有流露出要远走的意思,然而你却走了,永远不再回来……”
  
  非典来得太突然,不知不觉,危险悄悄来到了我们身边。当人们还在疑惑、担忧、甚至有些恐惧的时候,作为省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的梁世奎正像以往一样,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去,用他的身躯去抵挡疫魔的侵袭,全神贯注做着挽救生命的事情,然后,他默默地倒下,离去,倒在他固守了33年的医生岗位上,离开了他一生所钟爱的医疗事业。梁世奎是个“内向”人,连他的离去都那么悄然。当我们追寻他的往事时,那些平凡的话语,平常的事情,平淡的生活却让人们难以忘怀,也许正是这种悄然和平凡才深深震撼和打动了人心,让大家永远记住了他。
  
  同事们这样讲起了他。梁世奎1970年医学院毕业就来到了省人民医院,1989年到急诊科时已是有名的内分泌专家。业内人士都知道,急诊科是个“急难险要”的部门,病种各异,病情危重,责任重大,干久了还会影响自己专业的发展,因此急诊科主任大都是三五年一换,而梁世奎一干就是13年,直到他病逝。13年中,他究竟挽救回了多少垂危的生命,没有记载,然而13年来他以科为家,工作量最大,工作时间最长,从未有过正常的星期天和节假日的事实却是有目共睹的。最让大家感动的是,每年的除夕之夜他让医生护士都回家团圆去了,他自己却留守值班度过除夕。
  
  他勤奋敬业,无论在哪个岗位。记得他在上任之初,就和全科同志制定完善了急诊科的诸项制度,并在完成繁重急诊抢救工作的同时,还撰写了大量有独到见解的论文,就在他病逝之前,还和大家一道研究讨论科里的分配改革方案。
  
  他淡泊名利,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他当了10多年的急诊室正主任,去年组织上考虑到年轻干部的培养以及急诊科以外科为主的特点,安排了一名外科年轻专家到急诊科当主任,让他当了副手,他没有半句怨言,更没有撂挑子,而是全力支持,精心配合,后来,那位主任调走,他仍旧没有二话,全心全意投入工作。
  
  当他在工作困难面前一往无前时,在荣誉利益面前则是一让再让。他当科主任13年,把所有的“先进”都让给了大家;在科室奖金分配时把最高的一档给了急诊抢救倒三班的医护人员。自己从来都是只拿科室平均奖。同志们不理解:“你在全科加班次数最多,工作量最大,职务职称最高,为什么不拿奖金第一档?”他平静地说:“在急诊,抢救一线的人员辛苦,我作为主管,理当先人后己。”梁世奎平时省吃俭用,而在病人暂时拿不出钱时,他总会一解燃眉之急;说话和气,百问不厌是梁世奎对待病人的特点之一,老年病人,行走不便和语言不通的病人更是他特殊的关照对象;急诊科的特点是急,病情急,家属急,急中常会医患矛盾发生,每当这时,梁世奎总是安慰家属,讲解病情,求得理解与配合,他经常给大家说:“其实,每个患者心里都有一杆秤,你的技术、态度他们都能公平衡量。”梁世奎正是用患者心中的这杆秤校正着自己做人、做事的准则。
  
  1996-1998年,梁世奎参加了援外医疗队,来到了非洲的喀麦隆。他工作认真、诊断细致,对病人特别耐心,查房时间最长,治疗效果好,病人非常信任他,他每天最早工作,最晚吃饭,尽心竭力在异国他乡履行着他医生的职责,一次,当地发生霍乱,因为医疗条件有限,没有像样的防护设备,他冒着被感染的危险,抢救着一个又一个病人,他的事迹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好评……
  
  梁世奎的许多事情,也许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一次、两次、三次,坚持一年、两年、三年,但几十年坚持不懈,就是一种高尚,一种伟大,正是这些点滴言行的积累,才有了他最后的临危不惧,有了最后的舍生忘死,有了最后的义无反顾,直至实现自己的诺言:“在我最无助、最困难的时候,是党和政府救助了我,给我提供了上学的机会,给我无比的温暖和关爱,我要用我的一生来报答党和人民!”
  
  亲人们念叨着他:“老梁这个人一直把急诊科当成家,而从没有把家当成家,我了解他,所以当这个病袭来的时候,他肯定是迎上去的;虽然他有退缩的多种理由,但退缩不是他的为人……”
  
  梁世奎走后,我们曾经去过他的家。一所没有来得及装修完的房。墙上布线的槽裸露着,几十只装有书籍和物品的纸箱占去了极大的空间,换下的衣服放在盆里,几只碗碟还没有洗涮,他原本想忙完了这阵再好好收拾,一忙再忙,直到最后。他的办公室至今还没有人去开启,大家都怕打扰他难得的安宁,都怕再触动那痛心的伤口。
  
  20多天了,家人依旧沉浸在有梁世奎的日子里,他性格平和,不爱多说,从不讲吃穿,永远是家里最忙的人,常常顾不上家事。以往种种不解的结,今天统统解了扣,亲人们永远明白了他。
  
  生活中的梁世奎是个极为俭朴的人,几十年如一日,他是省人民医院的专家、主任医师、科主任,人们从没见他西服革履过,一件深蓝色秋衣,套件绛色毛衣、普通夹克衫、一双布鞋几乎是他大多数时间的装束。一次,梁世奎到省卫生厅参加全省有关急诊收费标准的会议,有些人竟不相信他是省城大医院的科主任,与他们的想象差距实在太大了。每每家人说起这些,他总是说,吃穿好赖我不是不懂,我实在是没时间也没兴趣,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天天看到来求医的患者,看到生命垂危的病人,我哪还有心思再去考虑吃什么穿什么,现在我的日子过得很好,很充实,我很知足。
  
  正是这样,梁世奎对事业执著的追求,让他为别人舍弃了自己,为大家舍弃了小家。同是医生的爱人曾对记者说:“老梁这个人一直把急诊科当成家,而从来没有把家当成家,我了解他,所以当这个病袭来的时候,他肯定是迎上去的,虽然他的退缩有多种理由,但退缩不是他的为人。他曾对我说,对这个病,我就是一道堤坝,他这样说了,也这样做了,尽管他倒下了,但我为他自豪。”
  
  梁世奎生前最崇拜的人是他的父亲梁楠,一位为国捐躯的烈士,父亲的榜样让他做了无愧的选择。今天,梁世奎的女儿也像他当年一样说,我最崇拜的人是我的父亲,一位为民献身的勇士。远在海外,她在信中讲起父亲:“一生生活俭朴,一心一意为病人着想,吃苦在先,从来不讲条件,不计报酬,忠于职守,任劳任怨,从来没有过节假日,从来没有和我们过过团圆年,他始终把医院当成自己的家。这不是概念,不是评语,是我们多少年实实在在的感受啊!”
  
  “大哥,在我们的记忆中,你总是来去匆匆,每次我们去医院找你,总看到你在忙碌,就连和你说话的时间都没有,多少年来,你从未有过星期天和节假日,每逢除夕家人盼你回来团圆,却只能收到你从值班室打给母亲致安的电话。就在你临走之前,你通过电话一再嘱托我们要照顾好父母,嘱咐嫂子要将‘爱心捐款’的一部分捐助孤儿院……”同母异父的弟弟妹妹难忘大哥对工作、对他人的无私和忘我。
  
  梁世奎有位堂兄叫梁晋明,他讲了这样一段话:“世奎离去的消息传来,我们难以接受,总觉得像他那样的人不会倒下。当年,他的父亲为革命牺牲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今天,他为了救治非典患者,为了神圣而崇高的职业,又倒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两代人生命的奉献竟是如此相似,又如此的不同。”
  
  是的,梁世奎和他的父亲一样,用同样的方式报效了人民。
  
  患者们诉说着他:“您真是一个好人,直到今天,我仍能清楚地记得,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我老伴心脏病复发,我们全家坐着‘120’救护车赶到您的科里,您一看病情严重,马上带领医护人员投入紧张抢救……”
  
  国家:中国,地区:山西,职业:医生。献花、献歌、点烛、上香、祭酒。梁世奎的遗像左侧是青松,右侧是高山。记者进入了网上的梁世奎纪念馆,那种庄严,那种肃穆,同样让你感动,让你敬仰。
  
  打开网页首先看到了这样一封信:梁主任:“您真是一个好人,我代表我们全家向您表示最诚挚的谢意,我仍能清楚地记得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我老伴心脏病复发,以前还有很严重的哮喘病,晚上6点左右,我们全家坐着‘120’救护车赶到了您的科里,您一看病情严重,马上带领医护人员投入紧张抢救,一小时、两小时、三小时……我们全家在大厅焦急地等待,默默地祈祷,终于您带着疲惫的微笑走了出来,我们全家热泪盈盈想请您吃顿晚饭,您坚决不肯。半小时后,您匆匆赶回来,‘我凑合吃了点,病人怎么样?’然后转身又走进了抢救室,再三嘱咐医生护士要注意观察病情变化,说完又走向其他病人,直到凌晨1点多以后才看到您离去,您真是敬业啊,听到您去世的消息,我们全家哭得很伤心,您是个好人,好医生。”这样的事情也许在这位老人家的一生中只有一次,而这样的事情对梁世奎来说只是无数次中的一次。
  
  “梁叔叔,您离去得那样突然,真让人难以置信,生命如此脆弱又如此珍贵,您用珍贵的生命救助了多少脆弱的生命”。看了署名小友的留言,又让人想起了梁世奎病逝前的情形:3月初,一例非典患者来急诊科就诊,短期内病情恶化,出现心力、呼吸衰竭。面对这种尚未完全认识,且具有极强传染性的疾病,作为主持工作的梁世奎,不顾自己曾经患过肺结核,有严重的糖尿病和高血压病,默默地加大自己的药量,坚持在抢救病人第一线,带领同志们全身心投入紧张的抢救工作中,就这样高风险、高强度、高效率地忙碌着,伴随着已近花甲梁世奎度过了一个多月,此刻的他已是强忍着原本虚弱的身体多脏器衰竭随时有可能被侵蚀的情况下,完成一次次,一个个急诊抢救工作呢?这时的他,如果提出休息,无人会拒绝,也无人会不谅解,然而,他几乎没有想过要离开战场,直到他躺倒,再也没有起来,正像陈全红写下的:“美丽的白衣,慈祥的面容,但却有着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坚忍信念。”
  
  梁世奎生前曾有这样的话语:“岗位就是我的生命,我的一切属于人民。”正是这样的信念让梁世奎有了全心全意、有了极端热忱。网页一页页翻着。又一段故事映入眼帘:梁大夫,不知你还记得不,那年我带着因喝酒喝得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哥哥来到你的急诊科,我悄悄地把你叫到卫生间,掏出装钱的信封说,“大夫,我哥哥的命全托给你了,这点心意请您一定收下。”你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让我收起了信封,急步来到哥哥身旁,开始了紧张的抢救,当哥哥病情稳定下来后,我再次提出要给你“红包”,你和蔼地对我说,我不收红包,你哥哥病情不也得到控制了吗?梁主任,像你这样的好大夫咋这么快就走了呢?
  
  “红包”的事情在梁世奎身上不知发生了多少次,熟悉他的同志非常了解,梁世奎却淡淡地说,我是喝着党和人民的乳汁长大的,我不能收人民的钱,病人的钱应该用在治病上。
  
  梁世奎的事迹感动和激励了成千上万的人,张凯向他表达着自己:同样作为医务人员子女的我,要为我的妈妈和所有战斗在抗击非典前线的医务人员祈祷,祝他们平安!你们是我们的骄傲,您无法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决定它的宽度和广度,您57年的生命只是历史长河的流星一瞬,但光芒足以照耀永恒。
  
  您未有流血,却用宝贵的生命呵护挽救了他人,人民用纯洁的心灵为您祈祷。
  
  您是我最崇敬的人,山西不会忘记你,人民不会忘记你。
  
  ……人们以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对英雄的怀念。到16日止,登录梁世奎纪念馆的人已达到11976名。
  
  
  
  
  
  
  
  
 浏览:758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03/5/17 1:56:33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网同31683馆维护人为你祈福!(收藏于2004/6/21 7:07:24
网同31683馆维护人袅袅香烟带去我的思念和祝福…(收藏于2004/6/13 4:27:29
网同31683馆维护人痛心伤永逝 焚香寄真情(收藏于2004/6/8 6:13:37
网同31683馆维护人情深风木终天恸,满雨点泪触景思…(收藏于2004/6/2 0:17:21
网同31683馆维护人袅袅香烟中的不尽悼念…(收藏于2004/5/7 7:51:40
妻子感谢各友好纪念馆和前来祭奠梁世奎医生的人们!(收藏于2004/3/5 7:04:11
网同31683馆维护人春祭(收藏于2004/3/1 11:03:28
潘炯伟站在烈士的岗位上我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收藏于2003/11/22 4:32:55
黄丽坤为人民倒下也含笑(学习抗击非典英模 弘扬伟大民族精神)(收藏于2003/11/22 4:30:08
编辑山西追授在抗非中以身殉职的梁世奎为革命烈士(收藏于2003/11/22 4:24:38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编辑万众一心 众志成城 依靠科学 战胜非典――抗击非典斗争英雄模范事迹报告摘登(访问3596次)
要俊德马万祺心系山西疫情 关心“抗非”烈士(访问2178次)
潘炯伟站在烈士的岗位上我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访问1852次)
岳旭辉、刘永杰抗争非典,永远的白衣战士梁世奎牺牲在战斗岗位(访问1834次)
张晓笛电视剧《梁世奎》本月同广大观众见面(访问1651次)
关明山西医生梁世奎倒在抗击非典第一线(访问1650次)
心爱的女儿沉痛悼念我的父亲(访问1516次)
刘永杰用生命构筑抗疫堤坝--追忆山西省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梁世奎(访问1445次)
王芳他倒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记我省第一位在防治非典中殉职的梁世奎医生(访问1282次)
网同31683馆维护人情深风木终天恸,满雨点泪触景思…(访问1276次)
1/2页 1 2 向后>>
文选评论
海涵文选评论(评论于2012/5/11 15:00:44
山医大宣传部 王志新永远的怀念(评论于2009/5/26 22:11:04
访客山西医生梁世奎倒在抗击非典第一线(评论于2008/4/15 19:51:12
访客山西医生梁世奎倒在抗击非典第一线(评论于2008/4/15 19:45:01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