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大均 文选
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屈大均
中国古代文献_中国古代文献~集部_467号馆文选__广东新语

卷四·水语(十一)

屈大均

  卷四·水语(十一)
  
  ○何仙姑井
  井在增城会仙观,其深不测,水比他水重四两,味清甘,人多汲之。何仙姑去时,脱履其上,故井上有亭曰存仙。吾疑井脉通罗浮,仙姑当时从井中潜出,见于罗浮麻姑之峰,令人取其遗履井上,盖以水府为解也。浮丘为朱明门户,有珊瑚井,井者朱明门户地,地道四通,以一窍为往来之所自,此井如之。人见以为井,不知其为洞天也。
  ○亚姑井
  罗定界石村,有曰东西二井。万历间,村中有妇善淫,人或犯其小姑,小姑沉东井而死。妇惭悔,亦沉于西井。今东井水至清,居人汲饮,称曰亚姑井。西井则甚浊浊。予为铭曰:“水不能清,以姑而清。姑之清兮,水之荣兮。水不能浊,以嫂而浊。嫂之浊兮,水之辱兮。惟妇与女,水其因汝。人不知之,水则知汝。吁嗟妇兮,畏此水之知兮。吁嗟女兮,畏此水之因兮。”
  ○龙井
  西宁治东五里,山半有龙井,大仅尺许,深五寸,渗出沙中,不盈不竭,饮之味冽以甘。予诗云:“泷西一龙井,涓滴是真泉。有本云根里,无声瀑布边。”
  ○海月岩井
  东莞海月岩侧有石井,深六七尺,窥之辄见风帆来往。或有诗云:“井底风帆人尽见,非关倒影海中来。”
  ○官井
  乐昌治东南百步,石上有涌泉数穴,味甘冽,名曰官井,亦曰玉井。井水流入水溪,潺潺有声,上有古榕数株,垂阴茂密,人家列居其旁,不用纟井,而水无不至满而溢焉。则溪分两道以流之,溪之水为其所夺,浊而使清,轻而使重,溪盖有厚幸焉。凡井水从地脉远来者为上,近为江湖所渗出者次之。玉井伏流山谷间,至此趵突而出,乃天然美泉,非井也。古之为井者,底以黑铅,镇以丹砂,使长得纯阳之气,饮而无疾,凡以补泉之不足也。泉而天然,则金膏玉髓之所凝,所谓神仙美禄,名曰官井,以在官道之傍,人不得私,亦并受其福之意也。
  ○肇庆七井
  包孝肃为端州守,尝穿七井。城以内五,城以外二,以象七星。其在西门外者,曰龙鼎冈井,民居环抱,清源滑甘,为七井之最。此郡城来脉,山川之秀所发也。大丹幽溪邃涧之水,饮之消人肌体,非佳泉。佳泉多在通都大路之侧,土肉和平,而巽风疏洁,乃为万灶所需,食之无疾。孝肃此举,端之人至今受福,大矣哉。君子为政,能养斯民于千载,用之不穷。不过一井之为功,亦何所惮而不为乎。《易》曰“君子以劳民劝相”,言凿井之不可缓也。江城妇女,冒风雨出汲,在在皆然。惠州城中亦无井,民皆汲东江以饮,堪舆家谓惠称鹅城,乃飞鹅之地,不可穿井以伤鹅背,致人民不安,此甚妄也。然惠州府与归善县城地皆咸,不可以井,仅郡廨有一井,可汲而饮云。
  
  
 浏览:184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14/7/9 11:42:11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屈大均卷二十八·怪语(三) (收藏于2014/7/9 11:42:16
屈大均卷二十八·怪语(二) (收藏于2014/7/9 11:42:16
屈大均卷二十八·怪语(一) (收藏于2014/7/9 11:42:16
屈大均卷二十七·草(十五) (收藏于2014/7/9 11:42:16
屈大均卷二十七·草(十四) (收藏于2014/7/9 11:42:16
屈大均卷二十七·草(十三) (收藏于2014/7/9 11:42:16
屈大均卷二十七·草(十二) (收藏于2014/7/9 11:42:16
屈大均卷二十七·草(十一) (收藏于2014/7/9 11:42:16
屈大均卷二十七·草(十) (收藏于2014/7/9 11:42:16
屈大均卷二十七·草(九) (收藏于2014/7/9 11:42:16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屈大均卷一·天语(五) (访问980次)
屈大均卷二十六·香语(二) (访问625次)
屈大均卷四·水语(九) (访问584次)
屈大均卷七·人语(四) (访问581次)
屈大均卷二十六·香语(一) (访问556次)
屈大均卷一·天语(三) (访问541次)
屈大均卷二十七·草(三) (访问539次)
屈大均卷二十七·草(十三) (访问535次)
屈大均卷二十二·鳞语(六) (访问527次)
屈大均卷二十七·草(十四) (访问497次)
1/2页 1 2 向后>>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