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大均 文选
文选目录 全部文选 添加文选 添加目录
屈大均
中国古代文献_中国古代文献~集部_467号馆文选__广东新语

卷一·天语(四)

屈大均

  卷一·天语(四)
  
  ○风候
  广州风候,大抵三冬多暖,至春初乃有数日极寒,冬间寒不过二三日复暖。暖者岭南之常,寒乃其变,所以者阳气常舒,南风常盛。火不结于地下而无冰,水不凝于空中而无雪,无冰无雪故暖。
  凡水之气欲其升,故传曰:“水无沉气。”火之气欲其降,故传曰:“火无灾单。”广中火之房,气尝不降,故多燠。又传曰:“天无伏阴,地无散阳。”广中之阳多散,故四时常燠。大抵阳贵聚而不贵散,阴贵散而不贵聚,故《易》之《离》言:“畜牝牛吉。”畜者何?言贵乎阳之聚也。
  凡地之阳气,自南而北,阴气自北而南。比年岭表甚寒,虽无雪霜,而凛烈惨妻之气,在冬末春初殊甚。北人至止,多有衣重裘坐卧火炕者。盖地气随人而转,北人今多在南,故岭表因之生寒也。予诗:“边人带得冷南来,今岁梅花春始开。头白老人不识雪,惊看白满越王台。”又云:“一自边人至,南中得雪看。炎天无旧暖,涨海有新寒。”
  立春宜微寒。谚曰:“春寒春暖,春暖春寒。”盖南中以春寒为祥,其望春寒,所以望春暖也。春,立春也。一春之寒暖,以立春卜之。立春又宜晴。谚曰:“春晴一春晴,春阴一春阴。”而元日则宜微雨,宜北风,宜西北东北风,不宜南风。东风有微雨,而北风则寒,寒亦为春暖之兆。又以是日权水,水重则雨多,轻则雨少。日直其月,至十二日而止,以测十二月之水旱。寒故水重,水重者多雨,而年丰之兆也。
  岭南之地,其属韶阳者,秋冬宜寒而反热,春夏宜热而反寒。青草、黄茅二瘴,即土著亦有染者。大抵冬不堪寒而春寒,夏不甚热而秋热,似与岭北气候较迟。而风鸢之戏,岭北以八九月,岭南以二三月,则地气升降,不惟稍迟,亦似相反,则亦楚之风候也。旧以隶属桂阳,盖亦有说。
  岭南濒海之郡,土薄地卑,阳燠之气常泄,阴湿之气常蒸。阳泄,故人气往往上壅,腠理苦疏,汗常浃背,当夏时多饮凉洌,至秋冬必发疟。盖由寒气入脾,脾属土,主信,故发恒不爽期也。阴蒸,故晨夕雾昏,春夏雨淫,人民多中<广>湿,间发流毒,则头面四肢,倏然痒,医以流气药攻之,每每不效。是曰走马胎。以灯火回环爆之,或男左女右,于手尺泽穴以艾灸之。其或霍乱、┲疟。腹痛不堪,是曰急沙,以炒盐沃清水饮之,或于足下股上,寻其紫色筋脉,以钅刺血出之,谓之刮沙,皆可愈。谚曰:“缓沙急沙,刺出血花,走马之胎,火爆如雷。”
  ○雷风
  东粤之地,阴阳二气恒不得其和,而雷、琼二州尤甚。雷州在海北多阴,雷生于阴之极,故雷州多雷。琼州在海南多阳,风生于阳之极,故琼州多风。凡风生于火者阳风,生于水者阴风。雷出于山者阳雷,出于泽者阴雷。琼州在水中,其风多阴。雷州在山中,其雷多阳。而二州雷风,往往相应。雷州雷则琼州风,琼州风则雷州雷,琼州风甚,则雷州雷亦甚,雷州雷甚,则琼州风亦甚,其气常相摩荡也。雷人事雷,琼人事风,皆甚谨。风以飓为大,凡南海之飓皆起于琼,琼之飓又起于崖,崖为海之极南,其地最虚。去州东百有余里,有一巨穴,飓风恒出其中,呼于山则为迅雷,吸于泽则为淫雨,常与之终始,盖地气不得其平所致。黎人虔祷是山,飓风辄息,名曰息风之山。琼有息风,雷有擎雷,二山洞窍皆相潜通者也。擎雷为雷州镇山,或谓雷州以擎雷之山得名,非也。州多雷,而是山高大能擎是州,雷多从之而出,故名擎雷。所以然者,州之南地濒于海,其陂塘堤岸不能自固。鲲鹏之所变化,瘴母之所凭陵,民日夜以怀襄为惧,疆域虽延袤千里,求一夕之安,未易数数然也。所恃擎雷之山,以为砥柱,所关不小,风水之灾,皇皇焉拜跪不宁。噫嘻,雷州则诚危地也哉!嗟夫!地至雷州极矣。北极出地仅二十度有奇,琼又少一度。自雷至琼,浮海百余里耳,度数已别。则地势之卑,视北海不啻倍蓰。昔人谓地形欹,信矣。地以卑,故阳力微薄,不能厚畜其震惊之性,而雷动往往非时,州名曰雷,言多雷之变也。
  ○冬雷
  岭南以冬雷为常。盖濒海地薄,不能固畜其火,故阳气早泄而冬雷。又其地最下,而雷州地形如舌,吐出海滨三百里,为卑下之极,故多雷。语云:北方寒有无雷之国,南方热有无日不雷之境。地最下故热,以其与日近也。与日近故与雷近,无日不热,故无日不雷。阳气太盛,常奋击而为声耳。然冬雷终属灾异。
  ○旧雷
  雷州之俗,以雷在春前者为旧雷,交春为新雷。岁除时,旧雷与新雷相接,其占为明年大稔。有咏者云:“腊底雷鸣是旧雷,新雷声向岁朝开。”旧雷之称奇甚。雷州有旧雷,琼州有旧风,可以并举。
  ○阴雷
  雷州之雷,其无声者曰阴雷。阳雷以生,阴雷以杀,天之所以为道也。其阴雷何也?有受害者诉于神,其仇雠忽震以死,人皆弗闻也者。顶有一孔,气出若硫磺,背篆书数行莫可辨,雷州人以为阴雷也。盖阳雷在天,阴雷在人,阴雷之出无时,人实为之,故君子畏阴雷也。
  ○雷耕
  相传雷州阴晦之夕,谓之雷耕。晓视田中有开垦迹,非雷耕也。雷州地暖,春初时雷始发声,农则举趾而耕,故曰雷耕。雷出田中,故疑有开垦之迹也。又雷州无日不雷,故农人无日不耕。其稻有六十日而熟者,有九十日而熟者,有二月种而十月熟者,有十一月种至明年四月而熟者。或历两时,或三时,或四时,其稻无日不种,亦无日不获也。雷人之耕,盖有异乎他郡之耕也,故曰雷耕。
  
  
 浏览:221
设置 修改 撤销 录入时间:2014/7/9 11:42:10

新增文选
最新文选Top 20
屈大均卷二十八·怪语(三) (收藏于2014/7/9 11:42:16
屈大均卷二十八·怪语(二) (收藏于2014/7/9 11:42:16
屈大均卷二十八·怪语(一) (收藏于2014/7/9 11:42:16
屈大均卷二十七·草(十五) (收藏于2014/7/9 11:42:16
屈大均卷二十七·草(十四) (收藏于2014/7/9 11:42:16
屈大均卷二十七·草(十三) (收藏于2014/7/9 11:42:16
屈大均卷二十七·草(十二) (收藏于2014/7/9 11:42:16
屈大均卷二十七·草(十一) (收藏于2014/7/9 11:42:16
屈大均卷二十七·草(十) (收藏于2014/7/9 11:42:16
屈大均卷二十七·草(九) (收藏于2014/7/9 11:42:16
1/2页 1 2 向后>>


访问排行Top 20
屈大均卷一·天语(五) (访问995次)
屈大均卷二十六·香语(二) (访问641次)
屈大均卷七·人语(四) (访问588次)
屈大均卷四·水语(九) (访问588次)
屈大均卷二十六·香语(一) (访问580次)
屈大均卷一·天语(三) (访问552次)
屈大均卷二十七·草(三) (访问545次)
屈大均卷二十七·草(十三) (访问537次)
屈大均卷二十二·鳞语(六) (访问531次)
屈大均卷二十七·草(十四) (访问504次)
1/2页 1 2 向后>>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Powered by Netor网同纪念,2000-2025